[发明专利]一种测试土体非饱和气相渗透系数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8123.8 | 申请日: | 201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35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7/10 | 分类号: | G01N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土体非饱 和气 渗透 系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测试土体非饱和气相渗透系数的方法,属于土木工程试验测试领域。
背景技术
非饱和土在我国分布广泛,地球表面广泛分布的天然沉积土,以及工程建设中遇到的土体问题,几乎都是非饱和土问题,真正意义上的饱和土在工程实践中很少见到,这使得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具有非常现实和实际的意义。用来描述非饱和土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就是非饱和渗透势。直接测量非饱和土渗透势是很费时间的,目前确定非饱和土的渗透势是通过间接方法,即由直接测出的水分特征曲线,再用经验公式计算非饱和土渗透势的近似值。用间接方法得到的非饱和土渗透势的近似值对所用经验公式的依赖性很大,由不同的经验公式得到的同样条件土体的渗透势差别很大。虽然大家都知道非饱和土的渗透势受土体的应力状态影响,但直接测量应力状态对非饱和上渗透势影响的试验结果还未见报导,且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用来专门量测非饱和气相渗透系数的试验方法。广义非饱和渗透势,即非饱和渗透系数包括非饱和水力渗透系数和非饱和气相渗透系数。本发明就是用来测定土体在一维侧限条件下的非饱和土气相渗透系数的试验方法。
发明内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测试土体非饱和气相渗透系数的方法,用于解决土体在非饱和条件下,在一维垂直压力及侧限应力状态下的气相渗透系数的量测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其特征是利用一种试验装置量测非饱和土气相渗透系数,该装置主要由压力室2、压力室螺栓3、上顶盖4、不锈钢侧限环7、垂直位移传感器10、仪器底座14、压力室底座21组成。其中压力室底座21上安装有下底座20,下底座20上面安装有下陶土板19,下陶土板上面安装试样17,试样17上面是上陶土板6,上陶土板6上面安装上底座5,上底座5上面安装上顶盖4,试样17周围套有不锈钢侧限环7,不锈钢侧限环7安装在上顶盖4与压力室底座21之间,不锈钢侧限环7上下端有橡胶垫16,不锈钢侧限环7左侧上面安装有第一微型气压传感器8,下面安装有第二微型水压传感器25,右侧上面安装有第一微型水压传感器18,下面安装有第二微型气压传感器26。上底座5和下底座20均采用螺旋线型的排水槽,上底座5连接孔隙水排水管路9和孔隙气进气管路15,孔隙水排水管路9连接有第一孔隙水压传感器28和第一控制阀门27,孔隙气进气管路15连接有第二孔隙气压传感器35和第五控制阀门36,下底座20连接孔隙气排气管路12和孔隙水进水管路23,孔隙气排气管路12连接第一孔隙气压传感器30和第二控制阀门29,孔隙水进水管路23连接第二孔隙水压传感器34和第四控制阀门33,压力室连接压力室气压进气管路22,压力室气压进气管路22连接有第三孔隙气压传感器37和第六控制阀门38。压力室2安装在压力室底座21上,通过螺栓3固定,垂直加压轴1可以上下移动,并可以顶在上顶盖4上,压力室底座21一侧安装有垂直位移传感器10,压力室底座21下面的垂直压力升降轴13,通过垂直压力进水管路24为试样17提供垂直压力,通过连接的垂直位移升降翼11,由位移传感器10量测试样17的垂直位移变形量,垂直压力进水管路24连接有第三孔隙水压力传感器31和第三控制阀门32。
本发明优点:
该方法测试简单,测量精度高,满足一维垂直应力加载要求,可以量测非饱和土气相渗透系数。
本发明适用范围:
适用于土木工程中遇到的各种土质在非饱和状态下气相渗透系数的量测。
附图说明:
图1是量测非饱和土气相渗透系数方法所用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有:垂向加压轴1、压力室2、压力室螺栓3、上顶盖4、上底座5、上陶土板6、不锈钢侧限环7、第一微型气压传感器8、孔隙水排水管路9、垂直位移传感器10、垂直位移升降翼11、孔隙气排气管路12、垂直压力升降轴13、仪器底座14、孔隙气进气管路15、橡胶垫16、试样17、第一微型水压传感器18、下陶土板19、下底座20、压力室底座21、压力室气压进气管路22、孔隙水进水管路23、垂直压力进水管路24、第二微型水压传感器25、第二微型气压传感器26、第一控制阀门27、第一孔隙水压传感器28、第二控制阀门29、第一孔隙气压传感器30、第三孔隙水压传感器31、第三控制阀门32、第四控制阀门33、第二孔隙水压传感器34、第二孔隙气压传感器35、第五控制阀门36、第三孔隙气压传感器37、第六控制阀门38。
图2是上底座5与下底座20的螺旋线型排水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量测土体非饱和气相渗透系数的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81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