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平衡式支撑承重墙体开设洞口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68434.4 | 申请日: | 201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1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颜可琴;曹香富;陈智勇;林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3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衡 支撑 承重 墙体 开设 洞口 方法 | ||
1.一种自平衡式支撑承重墙体开设洞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
1)在需要开设洞口的墙体上方沿墙体方向开设若干工艺孔;
2)将预先制作好的钢支座置于每一个工艺孔中,用于支撑上部墙体和楼板;
3)将各个钢支座之间水平方向的墙体切开,形成水平槽,该水平槽将各工艺孔连通;
4)将预先设置好的组成钢结构支撑梁的钢板沿水平槽方向穿过各个钢支座,焊接成钢支撑梁,并与各钢支座焊接,将各个钢支座连为一体,形成整体式钢支撑梁,再采用无收缩高强灌浆料将钢结构支撑梁与钢支座之间缝隙以及钢结构支撑梁与水平槽之间的缝隙填实;
5)在整体式钢支撑梁下方的墙体上沿垂直方向开设至少两条用来设置支撑柱的工艺竖向长孔;
6)在工艺竖向长孔内施工用于支撑上述整体式钢支撑梁的支撑柱及其下部基础;
7)待整体式钢支撑梁和支撑柱及其下部基础达到设计强度后,分段拆除整体式钢支撑梁和支撑柱之间围成的墙体,即为所需开设的洞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式支撑承重墙体开设洞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开设的若干工艺孔位于需要开设洞口的墙体上方沿墙体方向不同高度处,以中间高、两边低方式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式支撑承重墙体开设洞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开设的若干工艺孔位于需要开设洞口的墙体上方沿墙体方向同一高度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式支撑承重墙体开设洞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将钢支座置于工艺孔内后,采用钢锲将钢支座上下和工艺孔之间顶紧,再将钢支座与工艺孔内壁之间的间隙灌浆使钢支座上下和工艺孔之间填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式支撑承重墙体开设洞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2中,所述沿墙体方向布置的若干工艺孔开设顺序采用间隔方式开设,第一次间隔开设工艺孔后,将预先制作好的钢支座分别置于第一次间隔开设的所有工艺孔中,待第一次间隔开设工艺孔的灌浆材料达到设计强度后,再间隔开设其他工艺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式支撑承重墙体开设洞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钢支座采用工字形钢支座或口字形钢支座,工字形钢支座或口字形钢支座的轴向与墙体水平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式支撑承重墙体开设洞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预先设置好的钢结构支撑梁的断面为工字形或口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式支撑承重墙体开设洞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工艺孔的数量为2~20个,各个工艺孔之间的间距为30~60cm,所述工艺孔的长度比钢支座的长度长3~5cm,所述工艺孔的高度比钢支座的高度高3~5cm,所述钢支座的宽度比墙体厚度宽1~5c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式支撑承重墙体开设洞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支撑柱和墙体之间采用锚拉筋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平衡式支撑承重墙体开设洞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细石砼或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将整体式钢支撑梁的内部浇密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84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块化太阳能集热建筑构件
- 下一篇:地下结构物阻断地下水渗流的模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