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面喷施微生物提高薄荷耐盐性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8482.3 | 申请日: | 201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65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邵双;郭晓雷;李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N63/02;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面 喷施 微生物 提高 薄荷 耐盐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作物抵抗土壤逆境能力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薄荷利用叶面喷施微生物抵抗土壤盐胁迫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盐土是指土壤饱和提取液中电导率(ECe)高于4ds/m,并且可交换钠的含量低于15%,pH值一般不超过8.5的土壤。全世界约有9.6亿公顷盐渍土,我国的盐渍土也有约2700万公顷,其中约有700万公顷是农田。盐害的离子种类主要有钠离子、氯离子、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等,以氯化物为主时,含盐量占土重的0.6%为盐土。耕作土壤盐化多属次生盐土,盐土低产的根本原因是含盐量高,土壤溶液的渗透压高于植物组织液的渗透压,因而植物难以从土壤中吸取必需的水分和养分,导致发生生理干旱、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对盐渍土开发利用的途径之一,就是充分挖掘和利用植物的耐盐遗传特性,即筛选耐盐品种和克隆抗盐基因。耐盐植物具有特定的抗盐性,有泌盐、稀盐、拒盐、耐盐等多种多样对盐渍生境的适应方式。全球盐生植物约有1560多种,中国有502种,如毛苕子、紫穗槐、草木犀、碱茅草、大米草、赖草、披碱草、西伯利亚冰草、菊苣、籽粒苋、胡杨、枸杞、沙枣、柽柳等等,这其中有经济价值的作物却少之又少。针对农田土壤盐渍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灌溉造成的次生盐渍化,含盐量较低的特点,急需获得能耐受低浓度盐土而不减产的作物,以提高农民积极性,如果能对现有的优良作物品种进行处理,使之完全适应盐土环境,则是最期盼的事了。
薄荷是我国乃至世界广泛种植的药用作物,以全草入药,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主治风热感冒,头痛,咽喉肿痛,无汗,风火赤眼,风疹,皮肤发痒等症。薄荷为芳香族化合物,薄荷油和薄荷脑广泛应用于医药,又是日用品和食品工业主要原料,经济价值巨大。然而薄荷地下根茎分布较浅,主要集中在土层10厘米左右,虽对土质要求不严,沙质壤土、壤上和腐质土都可栽培,但对土壤溶液浓度敏感,以pH5.5~6.5适宜,否则易发生植株生长缓慢现象而造成减产。如果能提高薄荷对逆境的抵抗能力,使之在盐土中仍能旺盛生长,则可大大增加薄荷的适种范围,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面喷施微生物提高薄荷耐盐性的方法,沼泽红假单胞菌弥补了薄荷在土壤盐渍逆境中因根系吸收营养不足而导致的地上部光合作用减弱的现象,大大提高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强光合速率,并反过来促进薄荷根系的生长,从而达到提高抗性,增产增效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叶面喷施微生物提高薄荷耐盐性的方法,其所述的微生物为沼泽红假单胞菌SH II-3,其方法包括,厌氧光照培养4-5天,获得浓度为1-2×108个活菌/ml的菌剂,薄荷根茎繁殖或种子繁殖时,取菌剂稀释10倍蘸根或浸种,此后菌剂稀释200-500倍,在薄荷不同生长期及割完第一刀后叶面喷施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菌剂处理方法,具有安全、高效、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极显著增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大幅度提高株高茎粗、干重、鲜重、光合作用,可溶性糖、脯氨酸、甜菜碱含量等抗性指标提高,使薄荷能耐受0.6-1.0%NaCl的盐渍土壤,有效缓解因土壤浓度高引起的植株萎蔫,生长缓慢等现象,叶片中薄荷醇、薄荷酮含量高。
具体实施方式
微生物为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SH II-3,沼泽红假单胞菌能在有光照缺氧的环境中进行不产氧光合作用,同高等植物相比,它也含有类似的捕光色素,但只有一个光系统,即PSI,而且原始供氢体不是水,而是H2S(或一些有机物)。泥生绿菌在自身的同化代谢过程中,又完成了产氢、固氮、分解有机物三个自然界物质循环中极为重要的化学过程。沼泽红假单胞菌的这些特征弥补了薄荷在土壤盐渍逆境中因根系吸收营养不足而导致的地上部光合作用减弱的现象,大大提高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强光合速率,并反过来促进薄荷根系的生长,从而达到提高抗性,增产增效的目的。沼泽红假单胞菌厌氧光照培养,因此不需要一般菌剂生产所需的发酵罐等大型仪器设备,生产成本很低,生产过程安全,使用后环境友好,又高效,操作简单,是解决盐渍逆境土壤生产薄荷问题的首选办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学院,未经沈阳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84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