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68706.0 申请日: 2010-05-06
公开(公告)号: CN102237305A 公开(公告)日: 2011-11-09
发明(设计)人: 谢振宇;龙春平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1L21/77 分类号: H01L21/77;H01L27/02;G02F1/1362
代理公司: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代理人: 刘芳
地址: 100176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阵列 及其 制造 方法 液晶显示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器。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是目前常用的平板显示器,其中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TFT-LCD)是液晶显示器中的主流产品。高分辨率和低功耗是目前TFT-LCD的发展趋势,这些都对TFT-LCD的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采用电阻率更低的金属材料作为数据线材料是发展趋势之一,例如,现有TFT-LCD采用铝/钼的金属叠层制作数据线,为降低功耗,需要改用铝/钕(AlNd)叠层、纯铝(Al)或纯铜(Cu)等电阻率更低的材料制作数据线。这些金属材料的变化对TFT-LCD的制备工艺造成了一定影响,即对数据线的刻蚀需要由干刻工艺转变为湿刻工艺。

现有常用的四次掩膜构图工艺中,第一次掩膜构图工艺形成栅线2和栅电极3的图案,第二次掩膜构图工艺是采用双色调掩膜板,通过半曝光掩膜刻蚀工艺刻蚀形成数据线5、源电极7、漏电极8和带有TFT沟道的有源层6的图案,第三次掩膜构图工艺形成钝化层过孔10的图案,第四次掩膜构图工艺形成像素电极11的图案,刻蚀完成后的图案如图1所示。目前第二次掩膜构图工艺典型的刻蚀过程为:首先连续沉积有源层薄膜和数据线金属薄膜50,有源层薄膜包括掺杂半导体层薄膜62和半导体层薄膜61;涂覆光刻胶12,采用双色调掩膜板对光刻胶12进行曝光显影,形成包括完全保留区域13、部分保留区域14和完全去除区域15的光刻胶12图案,如图2A所示;进行第一次湿刻以刻蚀掉完全去除区域15对应的数据线金属薄膜50,刻蚀后的阵列基板剖面结构如图2B所示;进行第一次干刻以刻蚀掉完全去除区域15对应的半导体层薄膜61和掺杂半导体层薄膜62,如图2C所示,此时可形成包括数据线5、源电极7和漏电极8的图案;灰化去除部分厚度的光刻胶12,使部分保留区域14的光刻胶12完全去除,如图2D所示;进行第二次湿刻以刻蚀掉部分保留区域14对应的数据线金属薄膜50,如图2E所示;进行第二次干刻以刻蚀掉部分保留区域14对应的有源层薄膜中的掺杂半导体层薄膜62和少部分半导体层薄膜61,以形成TFT沟道,如图2F所示;最后将剩余的光刻胶12除去。图2A~2F是在阵列基板的制备过程中在图1中的A-A线位置进行剖切所得出的侧视图。

上述过程为典型的一次掩膜构图后通过两次湿刻和两次干刻(2 Wet 2Dry,简称2W2D)进行刻蚀的方式,湿刻和干刻工艺的选用是由被刻蚀的材料决定的。2W2D的方式相比于两次掩膜,先形成数据线、源电极和漏电极,再形成带TFT沟道的有源层而言,简化了一次掩膜构图工艺。但是,上述2W2D工艺过程存在如下缺陷:

第二次湿刻会对已经过第一次湿刻的数据线5、源电极7和漏电极8的图案进行过刻,如图2E所示,而对非金属材料的有源层薄膜影响很小,所以导致数据线5与其上的光刻胶12图案之间形成线宽差,如图2E所示的距离d1是一侧的线宽差,一条数据线的线宽差=光刻胶的线宽-当前数据线的线宽=2×d1,约为4微米。经过湿刻和干刻后,未被刻蚀的有源层薄膜的图案与其上的光刻胶12图案宽度差距较小,所以会存在有源层薄膜图案的尾部宽度,即数据线5与有源层薄膜图案的宽度之差,约为3~4微米。

线宽差的存在会为阵列基板接口区域形成的数据线造成影响。阵列基板包括形成像素单元的像素区域,在像素区域的外围是接口区域,数据线和栅线延伸至接口区域,以便连接驱动电路,现有技术中,像素区域和接口区域中的数据线是同步形成的。在接口区域中,首先形成栅线和栅绝缘层;在栅绝缘层上沉积有源层薄膜和数据线金属薄膜;对数据线金属薄膜和有源层薄膜进行两次湿刻和两次干刻,形成数据线的图案;而后形成钝化层。

为便于连接驱动电路,通常需要将数据线和栅线在接口区域集中布设,尤其是对于高分辨率、小尺寸的液晶显示器而言,对布线密集度的要求很高。但是,线宽差现象的存在为数据线的集中布设造成了障碍。原因在于:为满足较低的电阻率,要求数据线的宽度不能过小,也就是有一定的宽度下限。当数据线宽度下限确定时,就只能通过缩小数据线间距来使数据线在接口区域的布设更为密集。线宽差的存在使得数据线之间的最小间距至少等于线宽差与光刻胶最小有效间距之和,光刻胶最小有效间距是由于曝光工艺等原因决定的光刻胶图案之间所必须的最小间距。例如,当线宽差为4微米,光刻胶最小有效间距为5微米时,则数据线之间的最小间距至少为9微米。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8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