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模终端选网的执行方法及多模终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69823.9 | 申请日: | 201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5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18 | 分类号: | H04W48/18;H04W8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执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多模终端入网方法以及一种多模终端。
背景技术
LTE终端是一种多模终端,支持LTE/WCDMA(Wideband-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讯)网络模式,或LTE/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网络模式。
LTE是一个单纯的支持数据域业务的网络。由于LTE网络对数据域业务的处理性能优于以主要支持语音域业务的WCDMA、GSM、CDMA等网络,所以为使用户充分享受LTE网络带来的高速率、低延时等优点,运营商普遍设置LTE网络优先级高于WCDMA、GSM、CDMA网络,LTE终端也会优先选择驻留在LTE网络。但是,与目前的GSM、WCDMA、CDMA网络不同的是,因为LTE网络不支持电路域业务,所以LTE网络不支持目前电路域的语音和短消息业务。为此,业界采用了CSFB(Circuit Switch Fall Back,电路域语音回退)方式解决LTE语音服务的问题。
CSFB方式主要包括:在用户每次发起或接收语音业务或短消息业务时,都要从LTE网络回退到WCDMA、GSM、CDMA网络,通过WCDMA、GSM、CDMA网络的电路域进行语音或短消息业务,然后当语音或短信业务结束后立刻重新返回到LTE网络。
在实现上述CSFB方式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对于电路域业务很频繁的LTE终端而言,频繁地在LTE网络和WCDMA、GSM、CDMA网络之间进行切换或网络更新,将会使网络的信令负荷以及LTE终端功耗增加,导致网络和LTE终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多模终端选网的执行方法及多模终端,以便加强网络资源和LTE终端资源的有效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模终端选网的执行方法,包括:
根据电路域业务设置方式判断是否通过电路域语音退回CSFB方式执行电路域业务;
若判定通过CSFB方式执行电路域业务,则
进入到第一网络执行电路域业务,并在执行完电路域业务后,判断是否在第二网络存在挂起的未完成的数据域业务,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至少支持电路域业务,所述第二网络支持数据域业务;
若判定在所述第二网络不存在挂起的未完成的数据域业务,则继续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
一种多模终端,包括:
执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电路域业务设置方式判断是否通过电路域语音退回CSFB方式执行电路域业务;
电路域执行单元,用于当所述执行确定单元判定通过CSFB方式执行电路域业务时,进入到第一网络执行电路域业务,并在执行完电路域业务后,判断是否在第二网络存在挂起的未完成的数据域业务,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至少支持电路域业务,所述第二网络支持数据域业务;
第一选网单元,用于当所述电路域执行单元判定在所述第二网络不存在挂起的未完成的数据域业务时,继续驻留在所述第一网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用户终端退回到第一网络并完成电路域业务时,无需马上直接返回第二网络,减少了用户终端频繁的在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间进行切换的过程,降低了网络切换过程中造成的延时、信令负荷以及LTE终端功耗增加,为用户带来了良好的体验,提高了网络和LTE终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多模终端选网的执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多模终端选网的执行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多模终端的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698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