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预力包夹的复层结构热导原理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1378.X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3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泰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泰和 |
主分类号: | F28F13/00 | 分类号: | F28F13/00;F28F1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徐乐慧 |
地址: | 中国台湾彰化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预力 包夹 结构 原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具预力包夹的复层结构热导原理与装置,主要是借由热传导系数较佳的中继导热体,与单位热容量值或热辐射系数(emissivity)两者或至少其中之一为优于中继导热体的界面导热体,以共同构成具预力包夹的至少两层呈特定结合型态的温能传导结构体或散热结构体,借以避免复层结构材料因不同热膨胀系数造成松脱或变形,造成热传导面结合不良而不利于热传导。
背景技术
传统由不同材料所制成的复层结构的致冷或致热装置,常因不同材料的不同热膨胀系数造成松脱或变形,使热传导面结合不良而不利于热传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创新揭示一种具预力包夹的复层结构热导原理与装置,为借不同导热特性材料构成复合层的温能传导结构体或散热结构体,而有别于由单一材料构成的温能传导结构体或散热结构体,此项具预力包夹的复层结构热导原理与装置,为以具较良好热传导系数的材料作为中继导热体,中继导热体的一端或面,供与发热或致冷的第一温能体作热传导耦合,而在中继导热体的另一端或面,供与界面导热体耦合,界面导热体为具有(1)相对于中继导热体具有较高单位热容值,或(2)相对于中继导热体对第二温能体具有较良好的热辐射系数(放射率,emissivity)其中的两种热传导特性,或至少其中的一种较优于中继导热体的热传导特性,以作为中继导热体与第二温能体间的热传导载体;当第一温能体与第二温能体之间具有温差时可利于传导温能,本发明进一步的特征,为各结构层之间呈预力包夹状的结合结构以减少体积,以及具有预力缝隙(500)以供产生包夹或外撑的预力,以确保良好导热接触,以及避免复层结构材料因不同热膨胀系数造成松脱或变形,造成热传导面结合不良而不利于热传导。
附图说明
以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
图1为本发明热管的释热端或吸热端的导热外壳为第一温能体的预力包夹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继导热体(102)与界面导热体(103)的热传导耦合面及结合面呈凹凸形状预力包夹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继导热体(102)与界面导热体(103)的热传导耦合面及结合面呈预力包夹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继导热体(102)与界面导热体(103)的热传导耦合面及结合面呈鸠尾槽形预力包夹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继导热体(102)与界面导热体(103)的热传导耦合面及结合面呈T型槽型预力包夹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继导热体(102)与界面导热体(103)的热传导耦合面及结合面呈孔柱状预力包夹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继导热体(102)与界面导热体(103)的热传导耦合面及结合面呈凹凸多翼状预力包夹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设置导热夹层(110)与中继导热体(102)及界面导热体(103),并以热管的释热端或吸热端的导热外壳为第一温能体的预力包夹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导热夹层(110)与中继导热体(102)及界面导热体(103)的热传导耦合面及结合面呈凹凸形状预力包夹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导热夹层(110)与中继导热体(102)及界面导热体(103)的热传导耦合面及结合面呈预力包夹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导热夹层(110)与中继导热体(102)及界面导热体(103)的热传导耦合面及结合面呈鸠尾槽形预力包夹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导热夹层(110)与中继导热体(102)及界面导热体(103)的热传导耦合面及结合面呈T型槽型预力包夹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导热夹层(110)与中继导热体(102)及界面导热体(103)的热传导耦合面及结合面呈孔柱状预力包夹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导热夹层(110)与中继导热体(102)及界面导热体(103)的热传导耦合面及结合面呈凹凸多翼状预力包夹结合结构示意图;
图17为中继导热体(102)呈预力包夹结合于作为界面导热体的炊具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温能传导结构体或散热结构体总成
101:第一温能体
102:中继导热体
103:界面导热体
104:第二温能体
110:导热夹层
500:缝隙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泰和,未经杨泰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13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织物热湿阻测试仪
- 下一篇:一种立式节能电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