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备RFID用宽频带保护金属件的RFID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1619.0 | 申请日: | 201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1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山内繁;山方茂;肉户弘明;森本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情报系统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吕林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备 rfid 宽频 保护 金属件 标签 | ||
1.一种RFID标签,具备嵌入到保护金属件中的RFID插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保护金属板;以及
固定在该保护金属板上的绝缘层,
其中,上述保护金属板具有沿着长度轴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狭缝,该狭缝具有阻止在上述保护金属板的表面产生的涡电流的功能;
上述绝缘层具有在形成于上述保护金属板中的上述狭缝的正下方的位置上保持上述RFID插件的功能;
在该绝缘层中,能够择一地收纳LF频带、HF频带、UHF频带以及微波频带的各频带的RFID标签的插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护金属板从其前端到对上述绝缘层的固定位置,形成有带有狭缝的金属臂部;
该狭缝具有使上述保护金属板的一部分梳状地分离而使绝缘包覆进入的结构;
上述绝缘层在上述带有狭缝的金属臂部的正下方具备收纳上述插件的一个插件插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
与上述LF频带、HF频带、UHF频带以及微波频带的各频带对应的RFID标签的插件构成为外形实质上相同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
使构成上述UHF频带的RFID标签的插件的微小环形天线的环面与上述保护金属件的上表面或者下表面正交,进而,使上述微小环形天线位于上述狭缝的正下方,从而将上述插件设置在上述绝缘层的插入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
使构成上述微波频带的RFID标签的插件的微小偶极天线的轴向与上述保护金属件的轴向一致,从而将上述插件设置在上述绝缘层内的插入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护金属板具有多个上述狭缝,与上述长度方向大致平行地形成通过该狭缝形成多个切入的带有狭缝的金属臂,并使它们一体化;
上述绝缘层具有设置在形成有上述带有狭缝的金属臂的保护金属板的正下方位置上的插件插入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护金属板具有如下的根据频率的高低而相反的两面性的性质:
在LF、HF带等低频下,上述带有狭缝的金属臂的狭缝状的绝缘包覆阻止涡电流,通讯电磁波透过绝缘包覆,从而在以该电磁波观察该臂时,可视为犹如一体化的绝缘体;
在UHF、微波带等非常高的频率下,上述金属臂的狭缝状的绝缘包覆成为非常低的阻抗,在上述金属臂的表面分布的高频电流一边电磁耦合一边连续流过狭缝,在以高频观察该带有狭缝的金属臂时,可视为犹如一体化的导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
上述保护金属板具有作为能够对保护金属件的各频率共同地使用的宽频带保护金属件的功能;
在LF、HF的通讯电磁波中,通过上述带有狭缝的金属臂的绝缘特性促进电磁波的透过;
在UHF、微波带的通讯电磁波中,使该保护金属板的长边在UHF的通讯电磁波中共振,使该保护金属板的短边在微波中共振。
9.一种RFID标签,具备嵌入到保护金属件中的RFID插件,其特征在于,具有:
保护金属板;以及
固定在该保护金属板上的绝缘层,
其中,上述保护金属板具有沿着长度轴方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狭缝,该狭缝具有阻止在上述保护金属板的表面产生的涡电流的功能;
上述绝缘层具有在形成于保护金属板中的上述狭缝的正下方的位置上保持上述RFID插件的功能;
该绝缘层构成为同时收纳UHF或者微波带的RFID插件中的一个、以及LF或者HF带的RFID插件中的一个这两种插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RFID标签,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层是如下的复合插件:
为了避免与LF或者HF带中的某一个的天线对应的插件、以及与UHF或者微波带中的某一个的天线对应的插件相互干扰而降低上述天线的功能,使该天线的天线面正交,并且该天线以离开配置的状态埋设在该绝缘层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情报系统,未经株式会社日立情报系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161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持器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