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销轴的调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1707.0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2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沈洪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国光机电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8/30 | 分类号: | C23C8/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调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销轴的调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金属工件碳氮共渗调质工艺中,一种是采用将工件放入常温下碳氮共渗液体中,通电进行微弧快速微弧碳氮共渗的方法,如专利申请号为200910232929.6的发明,一种用于钢铁快速微弧碳氮共渗的溶液及碳氮共渗方法公布了上述工艺,渗层厚度仅为0.02mm到0.06mm,不能满足对渗层厚度要求较高的场所,另一种工艺是采用将工件放入加热炉中,充入碳氮共渗气体,进行高温共渗,由于工件加工后表面常常具有杂质、致密氧化膜等,致使碳氮共渗效果不佳,如采用先高温氧化处理掉表面杂质及致密氧化膜,对工件的表面质量及其尺寸都带来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渗层厚度大、渗层质量好的一种销轴的调质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销轴的调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需调质处理的工件经过磨床处理,清除表面杂质;
第二步,将工件放入调质炉,关闭炉门,充入氮气和渗碳渗氮气体,将炉温升至510℃至790℃,保持炉温30分钟到60分钟,同时滴入甲醇;
第三步,当炉温升至790℃-950℃时,滴入煤油,保持炉温40-60分钟;
第四步,保持氮气和渗碳渗氮气体压力,逐渐降低炉温到100℃;
第五步,将工件取出,降温到室温;
第六步,清理工件表面。
优选的,所述渗碳气体为CO或CO2,渗氮气体为甲醇、氨气或尿素。
优选的,第三步所述的滴入煤油的速度为100d-175d/min。
优选的,第二步所述的滴入甲醇的速度为100d-170d/min。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销轴的调质方法,将加工好待调质的工件先经过磨床清除表面杂质及其致密氧化膜,再放入调质炉中进行碳氮共渗,由于全程采用含氮气体保护,金属工件表面基本保持原有质量,同时渗层厚度达到较高水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销轴的调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需调质处理的工件经过磨床处理,清除表面杂质;
第二步,将工件放入调质炉,关闭炉门,充入氮气和渗碳渗氮气体,将炉温升至510℃,开始滴入甲醇,滴入速度100d/min,继续提高炉温到790,继续滴入甲醇,整个过程保持炉温60分钟;
第三步,当炉温升至790℃时,滴入煤油,滴入速度175d/min,继续升温到950℃,继续滴入煤油,整个过程保持炉温40分钟;
第四步,保持氮气和渗碳渗氮气体压力,逐渐降低炉温到100℃;
第五步,将工件取出,降温到室温;
第六步,清理工件表面。
实施例2,一种销轴的调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需调质处理的工件经过磨床处理,清除表面杂质;
第二步,将工件放入调质炉,关闭炉门,充入氮气和渗碳渗氮气体,将炉温升至510℃,开始滴入甲醇,滴入速度170d/min,继续提高炉温到790℃,继续滴入甲醇,整个过程保持炉温30分钟;
第三步,当炉温升至790℃时,滴入煤油,滴入速度100d/min,继续升温到950℃,继续滴入煤油,整个过程保持炉温60分钟;
第四步,保持氮气和渗碳渗氮气体压力,逐渐降低炉温到100℃;
第五步,将工件取出,降温到室温;
第六步,清理工件表面。
实施例3,一种销轴的调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需调质处理的工件经过磨床处理,清除表面杂质;
第二步,将工件放入调质炉,关闭炉门,充入氮气和渗碳渗氮气体,将炉温升至510℃,开始滴入甲醇,滴入速度150d/min,继续提高炉温到790℃,继续滴入甲醇,整个过程保持炉温45分钟;
第三步,当炉温升至790℃时,滴入煤油,滴入速度150d/min,继续升温到950℃,继续滴入煤油,整个过程保持炉温50分钟;
第四步,保持氮气和渗碳渗氮气体压力,逐渐降低炉温到100℃;
第五步,将工件取出,降温到室温;
第六步,清理工件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渗碳气体为CO或CO2,渗氮气体为甲醇、氨气或尿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国光机电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国光机电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17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增强的撕裂强度的共聚酯
- 下一篇:结场效应晶体管装置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