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小细胞肺癌分子标志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1879.8 | 申请日: | 201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3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曾嵘;刘延盛;陈海泉;罗晓阳;徐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范征 |
地址: | 2000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胞 肺癌 分子 标志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人富亮氨酸α2糖蛋白、人C4结合蛋白和人血清淀粉样蛋白这三种蛋白质或单独或联合用作非小细胞肺癌分子标记物以及用作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指标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占第一位。在我国,肺癌已成为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病例的22.7%,且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继续上升。2000-2005年间,我国肺癌患者增加了12万,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预计到2025年,患者人数将达到100万,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
肺癌可以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后者占大约80%。非小细胞肺癌又可以分为三类:鳞癌、腺癌和大细胞癌。导致肺癌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吸烟、遗传因素,放射性氡气、石棉等都是风险因素。
肺癌的死亡率高,五年生存率不足15%。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早期诊断率低,不足2%,80%以上患者就诊时已在晚期。目前的诊断方法有X-射线检查、CT扫描、支气管镜检、痰细胞学检查以及肺癌生物标志物检测等。这些方法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如影像学技术难以发现瘤体较小的肿瘤,早期普查的漏检率较高。已有的肺癌标志物是广谱的,无法确诊肺癌,因此寻找特异性的肺癌生物标志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了诊断方法上的不足外,肺癌的转移和复发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肺癌的转移部位多,转移途径也很多,有淋巴转移、局部直接蔓延、血行转移和局部种植等。而复发的原因也很不明确,目前报道可能与手术效果,肺癌类型、分期以及患者的免疫力强弱等因素有关。目前尚未见有关用作肺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的报道。如果能在手术之前预测不同病人的预后效果,将可以针对病人的情况优化治疗方法,对预后差的病人采取保守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找到了三个肺癌特异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分别为人富亮氨酸α2糖蛋白、人C4结合蛋白和人血清淀粉样蛋白。统计结果还发现,这三种蛋白质在血液中的水平可用作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指标。本发明者利用MRM技术结合绝对定量法,实现了对对象是否患有非小细胞肺癌的检测以及对患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预后。
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人富亮氨酸α2糖蛋白或其片段、人C4结合蛋白或其片段、人血清淀粉样蛋白或其片段、或其组合在制备用于检测对象是否患有非小细胞肺癌或对患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预后的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与人富亮氨酸α2糖蛋白、人C4结合蛋白或人血清淀粉样蛋白特异性结合的物质或其组合在制备用于检测对象是否患有非小细胞肺癌或对患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预后的制剂中的应用。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对患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预后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其组合。
本发明的其它方面和优点可通过参阅以下具体实施方案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来知晓。
附图说明
图1为C4BP、LRG1和SAA三种蛋白质对应肽段的Transition的线性检测范围。其中图1A为C4BP蛋白对应肽段的Transition的线性检测范围;图1B为LRG1蛋白对应肽段的Transition的线性检测范围;图1C为SAA蛋白对应肽段的Transition的线性检测范围。
图2为利用多重反应监控技术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液样品和正常对照血液样品中C4BP、LRG1和SAA三种蛋白质的水平。图2A为非小细胞肺癌血液样品和正常对照血液样品中C4BP蛋白的水平;图2B为非小细胞肺癌血液样品和正常对照血液样品中LRG1蛋白的水平;图2C为非小细胞肺癌血液样品和正常对照血液样品中SAA蛋白的水平。
图3为根据70例肺癌样本和25例正常对照样本绘制的C4BP蛋白、LRG1蛋白和SAA蛋白单独以及联合的ROC曲线。
图4为根据20对肺鳞癌样本绘制的C4BP蛋白、LRG1蛋白和SAA蛋白单独以及联合的ROC曲线(上)与对应的KM曲线(下)。(A)C4BP蛋白;(B)LRG1蛋白;(C)SAA蛋白;(D)三种蛋白质联合。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18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校正电阻-电容滤波器的方法与装置及电路
- 下一篇:一种杀虫喷雾剂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