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光表面的SM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2098.0 | 申请日: | 2010-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27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卫国;王爱华;赵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华欣自控设备成套厂 |
主分类号: | B29C70/50 | 分类号: | B29C70/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表面 smc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一种适用交通运输,建筑和电子,电器领域的高光表面的SMC复合材料。
背景技术:
SMC即片状模塑料(sheet molding compound),是一种干法制造不饱和聚酯玻璃钢制品的模塑料。1953年美国(Rubber)首先发明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化学增稠,1960年西德(Byaer公司)实现了SMC的工业化生产。世界市场上的SMC大约在60年代末期即已初具生产规模,此后一直以每年20%~25%的增长速率快速增长,广泛应用于运输车辆、建筑、电子/电气等行业中。SMC凭借其优秀的性能,如表面光洁、成型能力以及优秀的机械性能,使其成为FRP中的主要产品。SMC的发展已经成为近30年来RFP工业最显著的成就之一。
SMC是用不饱和聚酷树脂、增稠剂、引发剂、交联剂、低收缩添加剂、填料、内脱模剂和着色剂等混合成树脂糊浸渍短切纤维粗纱或玻璃纤维毡,并在两面用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包覆起来形成的片状模压料。在浸渍玻璃纤维时体系的粘度较低,浸透后粘度急速上升,达到并稳定在可供模压的程度。本专利采用的SMC是一种发展迅猛的新型模压料,具有许多特点:
①重现性好,不受操作者和外界条件的影响;
②操作处理方便;
③操作环境清洁、卫生,改善了劳动条件;
④流动性好,可成型异形制品;
⑤模压工艺对温度和压力要求不高,可变范围大,可大幅度降低设备和模具费用;
⑥纤维长度25-50mm,质量均匀性好,适宜于压制截面变化不大的大型薄壁制品;
⑦所得制品表面光洁度高,采用低收缩添加剂后,表面质量更为理想;
⑧生产效率高,成型周期短,易于实现全自动机械化操作,生产成本相对较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表面光泽度很高和制品的弯曲强度优异的一种高光表面的SMC复合材料
本发明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方法如下:
(1)sMC最佳配方为:树脂:100份,自制低收缩性添加剂:30份,DCP:1.0份,Mgo:1.6份,硬脂酸锌:3.0份,颜料:3.0%,填料:160份,玻璃纤维(25mm):25%模压工艺参数为:模压温度150℃;保温时间60秒/mm;压力5Mpa;
(2)配置方法:先将SMC专用树脂、自制LPA、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硬脂酸锌、氧化镁、颜料放入高速搅拌机中搅拌5分钟;然后分批加入碳酸钙填料,搅拌3-5分钟;将烘干的玻璃纤维毡平铺在聚醋薄膜上,用刮板在玻璃纤维毡上均匀涂敷树脂糊使其充分浸渍玻璃纤维毡,糊制适当的层数,将上聚醋薄膜平铺在最上层,并用刮板将其中的气泡尽量赶出,收起糊制好的模塑料,增稠24-48h后,即可达到模压的粘度和硬挺度,将适量增稠好的SMC预浸料放入加热的金属模具中,在5MPa的压力下保温后,开模得到SMC制品;
(3)SMC的成型方法:将合乎要求的SMC片材剪裁成所需的形状和确定加入层数,揭去两面的保护薄膜,按一定要求叠合并放置在模具的适当位置上,即可按规定的工艺参数加温加压成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片状模塑料是重要的增强热固性塑料,由于它的性能优异、可大规模生产和达到A级表面等优势,已大量应用于交通运输(尤其是汽车工业)、建筑和电子、电器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SMC的成型工艺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在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片状模塑料的成型流程图,将合乎要求的SMC片材剪裁成所需的形状和确定加入层数,揭去两面的保护薄膜,按一定要求叠合并放置在模具的适当位置上,即可按规定的工艺参数加温加压成型。
先将SMC专用树脂、自制LPA、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硬脂酸锌、氧化镁、颜料放入高速搅拌机中搅拌5分钟;然后分批加入碳酸钙填料,搅拌3-5分钟;将烘干的玻璃纤维毡平铺在聚醋薄膜上,用刮板在玻璃纤维毡上均匀涂敷树脂糊使其充分浸渍玻璃纤维毡,糊制适当的层数,将上聚醋薄膜平铺在最上层,并用刮板将其中的气泡尽量赶出,收起糊制好的模塑料,增稠24-48h后,即可达到模压的粘度和硬挺度。
将适量增稠好的SMC预浸料放入加热的金属模具中,在5MPa的压力下保温后,开模得到SMC制品。
综合考虑SMC制品的表面光泽度和制品的弯曲强度,确定的高光表面sMC最佳配方为:树脂:100份,自制低收缩性添加剂:30份,DCP:1.0份,Mgo:1.6份,硬脂酸锌:3.0份,颜料:3.0%,填料:160份,玻璃纤维(25mm):25%。模压工艺参数为:模压温度150℃;保温时间60秒/mm;压力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华欣自控设备成套厂,未经合肥华欣自控设备成套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20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全方位抗过载橡胶车轮
- 下一篇:双模双布料制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