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后向散射复合式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及其探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2155.5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3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翁立坚;董文辉;龚溥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B17/107 | 分类号: | G08B17/107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梁焱 |
地址: | 110034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射 复合 式点型光 电感 烟火 探测器 及其 探测 方法 | ||
1.一种前/后向散射复合式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包括由迷宫盖和迷宫底座组合而成的感烟迷宫,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感烟迷宫内部设置有第一红外发光管、第二红外发光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的第一红外发光管与感烟迷宫的中心、红外接收管之间的夹角∠AOC为43°~62°,第二红外发光管与感烟迷宫的中心、红外接收管之间的夹角∠BOC为123°~139°,所述的第一红外发光管、第二红外发光管和红外接收管分别与控制电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向散射复合式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红外发光管与感烟迷宫的中心、红外接收管之间的夹角∠BOC为129°~13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后向散射复合式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红外发光管与感烟迷宫的中心、红外接收管之间的夹角∠BOC为1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向散射复合式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红外发光管与感烟迷宫的中心、红外接收管之间的夹角∠AOC为47°~5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前/后向散射复合式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红外发光管与感烟迷宫的中心、红外接收管之间的夹角∠AOC为4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向散射复合式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迷宫盖和迷宫底座采用电导率为108S/cm的导电ABS原料铸塑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后向散射复合式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电路包括信号处理电路、通信电路、发光控制电路、光电信号转换电路、信号放大及滤波电路、火灾报警控制器及电源电路,信号处理电路通过通信电路与火灾报警控制器相连接,信号处理电路与发光控制电路相连接,光电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信号放大及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信号放大及滤波电路的输出端与信号处理电路相连接;电源电路分别与通信电路、发光控制电路、光电信号转换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及信号放大及滤波电路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前/后向散射复合式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光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红外发光管、第二红外发光管、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一红外发光管和第二红外发光管的正极分别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接,第二红外发光管的负极经第二十二电阻与第四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相连接,第四三极管的基极经第二十三电阻与单片机的控制端口相连接;第一红外发光管的负极经第二十四电阻与第五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接,第五三极管的发射极与地相连接,第五三极管的基极经第八电阻与单片机的控制端口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前/后向散射复合式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电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红外接收管、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六电容及第七电容,电源的正极经第九电阻分别与红外接收管的负极、第七电容的负极相连接;红外接收管的正极经第十电阻与地相连接,第七电容的正极与地相连接,在第十电阻的两端并联有第六电容,红外接收管的正极与信号放大及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后向散射复合式点型光电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初始化;
步骤二:判断延时1秒的时间是否到了,若是,则执行步骤三,若否,则返回执行步骤二;
步骤三:令第二红外发光管B点亮100μS,并同时采样前向散射感烟当前值Qn;
步骤四:延时300μS;
步骤五:令第一红外发光管A点亮100μS,并同时采样后向散射感烟当前值Hn;
步骤六:判断间隔4小时初值补偿时间是否到了,若是,则执行步骤七,若否,则转去执行步骤十一;
步骤七:判断前向散射感烟A/D当前值与前向散射感烟A/D初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前向散射感烟初值补偿判断值,若是,则执行步骤八,若否,则转去执行步骤九;
步骤八:将前向散射感烟A/D当前值赋值给前向散射感烟A/D初值;
步骤九:判断后向散射感烟A/D当前值与后向散射感烟A/D初值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后向散射感烟初值补偿判断值,若是,则执行步骤十,若否,则转去执行步骤十一;
步骤十:将后向散射感烟A/D当前值赋值给后向散射感烟A/D初值;
步骤十一:判断前向散射感烟A/D当前值是否大于或等于195,若是,则转去执行步骤十八,若否,则执行步骤十二;
步骤十二:判断后向散射感烟A/D当前值是否大于或等于160,若是,则转去执行步骤十八,若否,则执行步骤十三;
步骤十三:判断前向散射感烟A/D当前值与前向散射感烟A/D初值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50,若是,则转去执行步骤十八,若否,则执行步骤十四;
步骤十四:判断后向散射感烟A/D当前值与后向散射感烟A/D初值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35,若是,则转去执行步骤十八,若否,则执行步骤十五;
步骤十五:判断前向散射感烟A/D当前值与前向散射感烟A/D初值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28,且后向散射感烟A/D当前值与后向散射感烟A/D初值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12;若是,则转去执行步骤十八,若否,则执行步骤十六;
步骤十六:判断前向散射感烟A/D当前值与前向散射感烟A/D初值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15,且后向散射感烟A/D当前值与后向散射感烟A/D初值的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25;若是,则转去执行步骤十八,若否,则执行步骤十七;
步骤十七:令连续符合计数K的计数清零,转去执行步骤二十;
步骤十八:判断连续符合计数K=K+1是否大于或等于6,若是,则执行步骤十九,若否,则转去执行步骤二十;
步骤十九:置火灾报警状态,并转去执行步骤二;
步骤二十:置正常监视状态,并转去执行步骤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未经公安部沈阳消防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21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