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节能和数据安全存储的云计算服务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2312.2 | 申请日: | 201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3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姚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学民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G06F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节能 数据 安全 存储 计算 服务器 系统 | ||
1.散热节能和数据安全存储的云计算服务器系统,其由网络机柜、电源系统、服务器阵列、硬盘阵列及散热系统组成,服务器阵列与散热系统位于网络机柜内的下方,硬盘阵列位于机柜内的上方,电源系统位于机柜中部,服务器阵列由多个计算机裸机组成,计算机裸机包含主板及主板芯片组,主板上安装CPU、内存、外接端口、电源开关和主板固定扣件,其中,CPU芯片和北桥芯片的散热面上还分别固定一个散热连接件,散热系统由散热管道装置与金属散热板组成,主板固定扣件与金属散热板上的扣件耦合以固定计算机裸机,散热管道从网络机柜的两侧接入,将多个机柜串联,并连接至机房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计算机裸机通过主板固定扣件与金属散热板连接固定,形成服务器阵列,计算机主板上的CPU和北桥芯片通过散热连接件传导热量至金属散热板进行散热,散热系统对金属散热板进行降温散热;服务器阵列与硬盘阵列是上下结构配置的,形成服务器计算部分与存储部分自然分离,并保持一定距离,其主板上的数据端口通过数据线连接到硬盘阵列;电源系统对服务器阵列和硬盘阵列进行直流供电,散热系统对电源系统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计算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散热管道可由多根管道组成,可根据散热需求有选择地连接到机房中央空调系统、自然风冷和水冷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计算服务器系统中的散热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散热连接件是具有弹性、导热性能良好的金属圆筒,其金属圆筒中还穿入固定扣件,将金属圆筒固定在芯片散热面上,当主板固定扣件将计算机裸机往金属散热板上固定时,金属圆筒受挤压,形成的两侧平面随之紧贴在金属散热板和芯片散热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计算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算机裸机,其主板上的CPU和北桥芯片是安装在主板背面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计算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服务器主板上安装有固态硬盘,硬盘内安装有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服务器启动时首先进入该硬盘中的操作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云计算服务器系统,所述服务器上的数据端口与硬盘阵列的连接方式,是用网线和网络存储的方式连接的,硬盘阵列可放置到网络机柜外任意的独立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1和6所述的硬盘阵列,其特征在于:硬盘阵列由多块硬盘、硬盘阵列管理模块组成,阵列中的单块硬盘是通过数据线连接到管理模块,再由管理模块连接到服务器数据端口的。
8.根据权利要求1和6和7所述的硬盘阵列,可增加独立的带宽出口,其中的任意单个硬盘可实施加密,用户授权后可通过管理模块,随时打开或关闭硬盘,并根据所属硬盘指定所需的服务器或根据已分配的服务器指定硬盘。
9.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云计算服务器系统中的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金属散热板上安装有与服务器数量匹配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信息直接传输到散热系统后,通过调节散热管道装置对金属散热板整体或局部区域有针对性的调节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学民,未经姚学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23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