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距盒及其对上下行光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3399.5 | 申请日: | 2010-05-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8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徐继东;张德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H04B10/17;H04B1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蒋雅洁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距盒 及其 下行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长距盒,应用于不同无源光网络PON系统共存的PON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光双讯器(diplexer)、光放大器(OA)、波分复用滤波器、光电光OEO转换装置,以及本地管理盒,其中,
光双讯器,将长距盒连接到主干光纤,用于对来自不同PON系统的上下行光进行分路,不同PON系统的上行光通过第一光通道传输,不同PON系统的下行光通过第二光通道传输;
光放大器,位于第一光通道上,并对不同PON系统的上行光放大后输出;
波分复用滤波器,位于第二光通道上,用于按照不同的波长将第二光通道分为不同的子光通道,不同PON系统的下行光经不同的子光通道放大后输出;
OEO转换装置,分别位于第二光通道上的不同子光通道上,用于放大不同PON系统的下行光;
本地管理盒,通过分流耦合器(TAP)和主干光纤与光线路终端OLT相连,OLT通过它来控制和管理光放大器和OEO转换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长距盒,其特征在于,所述PON共存系统包括第一PON系统和第二PON系统;
第一PON系统与第二PON系统的上行光具有重叠波段;第一PON系统与第二PON系统的下行光具有不同的波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距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双讯器,包括第一光双讯器和第二光双讯器;
所述第一PON系统与第二PON系统的上行光从分支光纤、分光器,经由第二光双讯器进入所述第一光通道;所述第一PON系统与第二PON系统的下行光从主干光纤经由第一光双讯器进入第二光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距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双讯器,由光环行器组成,共有三个接口,其中,第一接口为光的输入口,第二接口为光的输入/输出口,第三接口为光的输出口;
所述第一光双讯器的第一接口接入所述第一光通道,第二接口接入主干光纤,第三接口接入所述第二光通道;所述第二光双讯器的第一接口接入所述第二光通道,第二接口接入分光器,第三接口接入所述第一光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距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分复用滤波器包括第一波分复用滤波器和第二波分复用滤波器;其中,
第一波分复用滤波器将来自所述第一光双讯器的进入所述第二光通道的下行光分别输出至不同的子光通道,第二波分复用滤波器将来自不同的子光通道的下行光合并后输出至所述第二光双讯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距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分复用滤波器由边带滤波片组成,包括R接口、P接口和C接口;对所述第一PON系统的下行光均反射,只通过的R接口输入/输出,同时对所述第二PON系统的下行光均透射,只通过P接口输入/输出;C口与主干光纤上的光双讯器相连;
所述第一波分复用滤波器的C接口与所述第一光双讯器的第三接口相连,R接口与其中一个子光通道上的第一OEO装置的一端相连,P接口与另一个子光通道上的第二OEO装置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波分复用滤波器的C接口与所述第二光双讯器的第一接口相连,R接口与其中一个子光通道上的第一OEO装置的另一端相连,P接口与另一个子光通道上的第二OEO装置的另一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33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