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良的组合箱形梁及其加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3518.7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1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顺;沈煌莹;吕博;张振文;蒋天元;张王丽;柳俊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92 | 分类号: | E04C3/292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程晓明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组合 箱形梁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种改良的组合箱形梁,包括由上、下翼缘和两块腹板构成的箱形钢架,所述的腹板外侧固定设置有第一竹板或第一木板,所述的上翼缘上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竹板或第二木板,所述的下翼缘下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三竹板或第三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形钢架横截面为矩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组合箱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形钢架由钢板直接加工为箱形得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组合箱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形钢架由二根C型截面钢拼成箱形得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组合箱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形钢架由二根U型截面钢拼成箱形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组合箱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翼缘的宽度与所述的下翼缘的宽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组合箱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竹板或第一木板的高度等于或略小于所述的腹板的高度,所述的第二竹板或第二木板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所述的上翼缘的宽度与两块第一竹板或第一木板的宽度之和,所述的第三竹板或第三木板的宽度等于或略大于所述的下翼缘的宽度与两块第一竹板或第一木板的宽度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组合箱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腹板与所述的上、下翼缘的连接处设置有过渡倒角或过渡圆弧。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改良的组合箱形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竹板或第一木板、所述的第二竹板或第二木板、所述的第三竹板或第三木板均通过粘合剂固定粘接在所述的钢架上。
9.一种加工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组合箱形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钢材用热轧、冷弯、冷轧或钢板焊接的方法加工出横截面为矩形的箱形钢架或C型钢或U型钢组合钢架;
(2)将组合钢架用钢丝刷除表面的浮锈,再用平砂轮打磨出纹道,直至组合钢架表面出现金属光泽,并用脱脂棉沾丙酮将组合钢架表面擦洗干净;
(3)将尺寸与组合钢架的腹板相匹配的第一竹板或第一木板、尺寸与上翼缘相匹配的第二竹板或第二木板、尺寸与下翼缘相匹配的第三竹板或第三木板的粘贴面用砂纸打磨,并用丙酮将其表面擦洗干净;
(4)将粘合剂均匀的涂抹在组合钢架腹板的外侧面,然后将第一竹板或第一木板粘贴到组合钢架腹板的外侧面上并用专用夹具固定;
(5)将第一竹板或第一木板粘贴牢固后,形成钢架组合体,在上述钢架组合体的上翼缘的上表面以及下翼缘的下表面上均匀涂抹好粘合剂,然后将第二竹板或第二木板贴到钢架组合体上翼缘的上表面上并用专用夹具固定,将第三竹板或第三木板粘贴到钢架组合体下翼缘的下表面上并用专用夹具固定;
(6)固化完成后,取下专用夹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351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