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循环紊流型活化釜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3880.4 | 申请日: | 2010-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7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明;汪海波;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仲明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7/08;B01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循环 紊流 活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层循环紊流型活化釜,适用于化工合成、环保设备,尤其是污水污源的活化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活化釜是用于化工设备领域,尤其是化工物料在正式反应工序之之前进行预处理的主要装备,其作用往往是将物料中固体悬浮物与物料中的液体充分混合,或将化工物料填充物如碳酸钙、白炭黑、炭黑等充分搅匀后与液体物料紧密结合,在环保机械设备中也有将污泥等物料充分曝气的作用,传统的活化釜往往竖直安置,呈立筒状,釜内设立一立轴,立轴上设搅拌螺带,由于螺带的转动,待活化的物料在釜内上下循环翻动,物料内的固体悬浮物与物料液体充分混合,同时与物料上方的空气充分接触,从而达到活化物料的目的,由于传统活化釜为竖直安置,物料中的固体悬浮物易在物料液体中沉积,造成分层现象,同时物料与上层空气接触面积也少,这样就降低了曝气效率,物料釜内循环流动的程度也不佳。
发明内容:
为提高活化釜曝气效率,防止固体悬浮物沉积分层,提高活化效能,现提出一种多层循环紊流型活化釜,其主要实现内容是这样的:首先将所述活化釜横置,使釜内待活化物料与釜上层空气有较多接触面积,且使悬浮物沉积深度较少;然后,在釜内设置轴拌轴,围绕轴拌轴设置两个搅拌螺带,两个搅拌螺带呈螺旋形设置,该两个螺带分别以不同螺旋方向,即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环绕搅拌轴,同时,将两个螺带直径区别开来,即两个螺带中一个为直径较大的大螺带,一个为直径较小的小螺带;在活化釜运行后,轴拌轴转动中,大搅拌螺带使物料在釜内沿壁向循环转动,小搅拌螺带使物料在釜内沿轴向循环转动,且两个循环方向相反,这样,待活化的物料能更好的在釜内循环翻动,物料内的固体悬浮物与物料液体充分混合,同时与物料上方的空气充分接触。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大大提高了活化釜的效能,经相关实验约可减少工艺耗时30%以上,降低耗能20%以上。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原有活化釜结构示意图;
附图2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其中:(1)活化釜釜体,(2)大搅拌螺带,(3)小搅拌螺带,(4)搅拌动力系统,(5)釜体支架,(6)搅拌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传统的活化釜釜体(1)往往竖直安置,呈立筒状,釜内设立一立轴作为搅拌轴(6),搅拌轴(6)上设搅拌螺带(2),由于搅拌螺带(2)的转动,待活化的物料在活化釜釜体(1)内上下循环翻动,物料内的固体悬浮物与物料液体充分混合,同时与物料上方的空气充分接触,从而达到活化物料的目的,由于传统活化釜釜体(1)为竖直安置,物料中的固体悬浮物易在物料液体中沉积,造成分层现象,同时物料与上层空气接触面积也少,这样就降低了曝气效率,物料釜内循环流动的程度也不佳。
如附图2所示,首先将所述活化釜釜体(1)横置,使活化釜釜体(1)内待活化物料与釜上层空气有较多接触面积,且使悬浮物沉积深度较少;然后,在活化釜釜体(1)内设置两个搅拌螺带,分别是:大搅拌螺带(2)、小搅拌螺带(3),两个搅拌螺带围绕轴拌轴(6)呈螺旋形设置,该两个螺带分别以不同螺旋方向,即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环绕搅拌轴(6),两个螺带直径有区别,即两个螺带中一个为直径较大的大螺带,一个为直径较小的小螺带;在活化釜运行后,轴拌轴转动(6)中,大搅拌螺带(2)使物料在釜内沿壁向循环转动,小搅拌螺带(3)使物料在釜内沿轴向循环转动,且两个循环方向相反,这样,待活化的物料能更好的在活化釜釜体(1)内循环翻动,物料内的固体悬浮物也能更好的与物料液体充分混合,同时与物料上方的空气充分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仲明,未经王仲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38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净烟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脱碳闪蒸气尾气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