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键触感改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4275.9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3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郑珑白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触感 改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于笔记型电脑中配合触控板设置且具有良好触感的按键触感改善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常见的可携式电子装置,如笔记型电脑、个人数位助理(PDA)等,为了让使用者能方便进行操作,通常都会设置触控板(Touchpad),让使用者能轻松地操作该可携式电子装置。
请参阅图1,其现有的笔记型电脑的外观图。对笔记型电脑9来说,通常会在键盘91的后方设置一个触控板92并搭配一组按键93供使用者操作,以取代鼠标来作为操作笔记型电脑的工具。
而该按键93的结构如图2所示,该按键93概呈长矩形,而在该按键93中段面具有一向下凸伸的凸部931,以由该凸部931抵撑于设置在笔记型电脑9的壳体90内部的电路板94上,且该按键93顶面中央具有一凹槽932,使该按键93被该凹槽932区分为左键、右键93L、93R,并且该电路板94对应于该左、右键93L、93R分别设有一开关95、96。
当使用者按压按键93的左键93L时,按键93会向左偏摆而触发开关95,而当使用者按压按键93的右键93R时,按键93会向右偏摆而触发开关96。
请参阅图3,其为按键的凸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因为凸部931与按键93为一体成型的实心结构,并且凸部931是抵撑于电路板94上,因此当使用者的手指按压的位置是落在按键93中段邻近于该凹槽932的位置时,该按键93将不会产生任何偏摆的行程,这将使得使用者的手指得不到回馈的触感,且按键93不会触发任一开关95、96,换言之,该按键93中段有一段长度的范围内是没有触感且没有功能的区域,这会影响使用者的操作感受,因此对按键的结构有再加以改进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触控板按键触感改善结构,由将按键的凸部设计成中空结构,使按键中段具有弹性而能达到改善触感的功效。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按键触感改善结构包括:一壳体,其具有一开口,该壳体内部具有一电路板,且于该电路板上对应该开口间隔设有两开关;一按键,设置于该壳体的开口处,该按键中段具有一向下凸伸的凸部,使该凸部抵撑于该电路板位于该二开关之间的位置,并且该凸部为中空的结构形式。
由于本发明的凸部具有穿孔而形成中空结构的形态,因此具有弹性变形的能力,当使用者的手指按压于该按键的中段位置时,凸部会受力而弹性变形,进而让使用者的手指得到回馈的触感。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凸部具有一对应于该凸部外形的穿孔,使该凸部形成中空的结构。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凸部略呈倒梯形,该穿孔也呈倒梯形。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按键相对于该凸部的一面中央具有一凹槽,使该按键被该凹槽区分为对称的一左键与一右键,且该左键与该右键分别对应于其中的一开关。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凸部邻近该电路板的一面中央具有一凸块,而由该凸块抵撑于该电路板。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凸块的横断面小于该凸部,俾以减少与该电路板接触的面积。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按键概呈长矩形。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壳体为笔记型电脑的壳体,且该开口对应于笔记型电脑的触控板而设置。
本发明由将按键的凸部设计成中空结构,使按键中段具有弹性而能达到改善触感的功效。
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发明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申请专利范围及图示,任何熟习相关技艺者可轻易地理解本发明相关的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笔记型电脑的外观图;
图2为按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按键的凸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及
图6为本发明的凸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笔记型电脑1;壳体10;键盘11;触控板12;开口13;电路板14;开关15、16;按键2;凸部21;凸块22;穿孔23;凹槽24;左键25;右键26;笔记型电脑9;键盘91;触控板92;按键93;凸部931;凹槽932;左键93L;右键93R;电路板94;开关95、96。
具体实施方式
兹配合图式将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42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功耗无线数字发射机
- 下一篇:一种间歇卷扬式汲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