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室温或低温催化去除臭氧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4543.7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0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牛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9/00 | 分类号: | B01J29/00;B01D53/86;B01D5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温 低温 催化 去除 臭氧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为一种室温分解臭氧的掺杂氧化锰分子筛整体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催化和环境科学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蜂窝陶瓷或多孔金属泡沫为载体,以掺杂铁的Hollandite型氧化锰分子筛为活性组分。本发明整体型催化剂的特点是不需要额外光、热、电等能源的输入,在常温、常湿和大风量的条件下将臭氧稳定地分解成氧气。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催化剂在室温或低温去除臭氧的应用。
背景技术
臭氧是广谱杀菌消毒剂因为它有极强的氧化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水质处理、医疗卫生、食品保鲜以及去除难降解物质等领域。低浓度的臭氧具有清新空气、杀菌消毒的功效,但是浓度过高则会对人体产生极大危害。当臭氧浓度为0.2~1.0mg/m3时,对鼻、喉头粘膜和眼睛就有刺激作用,并引起肺活量减少;当臭氧浓度为1.88~18.8mg/m3时,可出现咳嗽、胸痛和呕吐等症状;当臭氧浓度为20mg/m3时会引起肺气肿。臭氧在常温常压的空气中分解半衰期时间较长。因此必须采用有效手段对臭氧进行去除,以保证有关臭氧行业的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室温或低温催化法分解臭氧是一种长效的方法。中国专利CN90106857采用锰、铜氧化物作活性组分来分解臭氧。CN1259398A、CN117167674A和CN1357348A都是采用锰、铜、镍和铁氧化物作为活性组分,负载在活性碳上来分解臭氧。CN1785507A采用各种锰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在常温下分解臭氧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中国专利CN1812835A采用锰与锆或铁中的一种或两种作为催化剂,在150℃得到较好的分解臭氧的效果,需要额外的能量补充。可见,氧化锰是一种优良的臭氧去除剂,不同晶体结构的氧化锰对臭氧的分解性能具有很大的差异。同时,氧化锰的抗湿能力和低温活性都有待于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室温或低温和高湿度的条件下高效分解臭氧的整体型催化剂,可稳定地将臭氧分解成氧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室温、高湿度条件下能将臭氧分解成氧气的整体型催化剂。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的催化材料,采用氧化还原-回流法:
1.掺杂的氧化锰分子筛粉末的制备
氧化还原-回流法主要步骤:按照一定的摩尔比,将二价锰盐、强氧化剂、硝酸铁盐在酸性溶液中混合,生成的黑色沉淀物在90~100℃的水溶液中剧烈搅拌回流12~48h后,过滤、洗涤,在100~150℃干燥10~24h,然后在200~700℃焙烧得到铁掺杂的氧化锰分子筛催化材料。
2.掺杂的氧化锰分子筛整体型催化材料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掺杂的氧化锰分子筛,加入一定比例的去离子水和权利要求9中的无机粘合剂,高速搅拌1~24h,得到一定浓度掺杂的氧化锰分子筛浆液。将预先处理好的蜂窝陶瓷或多孔金属泡沫浸渍在上述掺杂的氧化锰分子筛浆液中,浸渍0.5~5min后取出,吹尽孔道中的残液,在空气中阴干后80~150℃干燥8~24h,在200~800℃空气下焙烧1~24h,得到掺杂的氧化锰分子筛蜂窝陶瓷或多孔金属泡沫整体型催化材料。
本发明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一种室温或低温-20~20℃可以彻底去除空气中的臭氧集成技术,特征:在室温常湿条件下将空气中浓度为1~300mg/m3的臭氧全部去除,适用于空气中臭氧的消除。
本发明的优点
掺杂的氧化锰分子筛蜂窝陶瓷或多孔金属泡沫整体型催化材料在不需要额外能源的条件下将臭氧催化分解成氧气,其特征:抗湿性能高、稳定性好、处理效率高、处理量大、处理完全、成本低、没有二次污染以及不存在吸附饱和等问题;
掺杂的氧化锰分子筛催化剂采用直道孔式的蜂窝陶瓷或多孔金属泡沫整体型催化材料。在使用时压力降很小,可以处理大风量中的臭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牛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牛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45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铀钼合金粉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稀土配位聚合物晶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