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割前摘脱方法及稻麦摘脱台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75003.0 申请日: 2010-05-18
公开(公告)号: CN102246634A 公开(公告)日: 2011-11-23
发明(设计)人: 孔令有;刘杰 申请(专利权)人: 孔令有
主分类号: A01D41/06 分类号: A01D41/06;A01D47/00;A01D69/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30420 ***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割前摘脱 方法 稻麦摘脱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稻麦收获方法,尤其是能进行割前摘脱作物穗部的收获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实现该割前摘脱方法的稻麦摘脱台。

背景技术

割前摘脱收获技术作业效率高,功率消耗小,可完整地保留秸杆,一直是收割机行业的研究重点。比较成熟的有英国谢尔本公司生产的取代传统割台,挂结在联合收割机上的摘脱台。其采用三角形板齿辊筒对稻麦进行割前摘脱;脱出物由设在其后方的螺旋推运器经中央链耙送入脱粒装置。缺点是低速作业时落粒损失大。

国内方面有江苏海马机械厂、南京农机化所与一拖镇江收割机厂、江苏锋陵集团、广东农机化所、石家庄天同农机厂都先后进行研制生产,技术上始终未有重大突破。东北农业大学与佳木斯联合收割机厂共同研制的三角形板齿摘脱滚筒与气流吸运脱出物相结合的摘脱台,落粒损失较小,但是能耗高、噪声高、适应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割前摘脱作物穗部的收获方法,使稻麦联合收割机作业效率高,功率消耗小,落粒损失小,适应性强。为此,本发明还提供了实现该收获方法的、可挂结在联合收割机上的稻麦摘脱台。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割前摘脱方法的基本构思是:参照厨师掂炒勺的动作,利用仿生学原理,使摘脱部件对作物进行类似于人手式的由下向上撸穗摘脱;然后摘脱部件突然改变运动方向,形成急回,将作物投掷式抛出;作物靠运动惯性向后方直线甩出,落进螺旋推运器。该方法摘脱干净、省力、落粒损失小。

本发明稻麦摘脱台的基本构思是:在机架上装有摘脱辊筒与螺旋推运器,二者上面罩有盖板,与后挡板及接谷板及传动系统等组成稻麦摘脱台。其中摘脱辊筒为开式辊筒,由主轴两端分别套装齿轮回转箱与侧支承板以及安装在二者之间镶有三角形板齿的摘脱板构成。其核心部件回转箱采用椭圆齿轮(或偏心渐开线齿轮)行星式传动结构。箱体内装有太阳轮、中间轮及行星轮,其中太阳轮固定安装在辊筒主轴上,主轴固定在机架上。摘穗板一端与行星轮同轴固定安装,另一端通过轴承装在侧支承板上。行星轮系以太阳轮为中心,成对布置,对称安装,以减小高速旋转时因惯性力引起的振动。

工作时,太阳轮为惰轮,固定不动;回转箱(行星架)转动,中间轮与太阳轮啮合带动行星轮转动,行星轮绕太阳轮公转且与中间轮啮合自转,由于椭圆齿轮(或偏心渐开线齿轮)的作用,啮合瞬间的速比不断变化,最终形成摘脱板不等速的运动。在摘脱辊前面大约四分之三圆周,摘脱板角速度变化不大,基本保持与作物相垂直的状态,近似于人手式的由下而上对作物进行撸穗摘脱。转过上顶点后,摘脱板的角速度突然变化,大约在四分之一圆周内变化到初始相位,形成急回与作物分离,将作物投掷式抛出。作物靠运动惯性向后方直线甩出,落进与摘脱辊筒转向相反的螺旋推运器,经输送机构送入脱粒装置。通过与调整太阳轮(主轴)的初始相位,来改变摘脱板的作业角度,以增加稻麦摘脱台对不同状态作物的适应性。

作为实现本发明稻麦摘脱台基本构思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摘脱辊筒主轴的外面套有一个内径稍大的套管,套管两端分别连接在回转箱与侧支承板上。回转箱回转时,通过连接套管带动侧支承板一起转动,驱动摘脱板进行摘穗作业。粒穗被摘脱板抛出后,在上盖板、后挡板及接谷板的共同作用下,落进螺旋推运器,经输送机构送入脱粒装置。

作为实现本发明稻麦摘脱台基本构思的第二种技术方案,回转箱与侧支承板分别通过轴承安装在摘脱辊筒主轴上,动力通过传动系统分别从两侧同时驱动回转箱与侧支承板同步转动,带动摘脱板工作。主轴上还固定安装有前挡板,前挡板上装有封闭气囊或者是毛刷,与摘脱板相配合,能减少摘穗时的落粒损失。摘脱辊筒后面安装连有接谷板与后挡板的螺旋推运器。作物在上盖板与前挡板形成的专用通道内被摘脱板将穗粒撸下,向后方抛出。穗粒在上盖板,接谷板与后挡板的共同作用下,落进螺旋推运器,再经输送机构送入脱粒装置。

作为上述第一、第二种技术方案的改进方案,椭圆齿轮(或偏心渐开线齿轮)行星轮系回转箱内的行星轮系可由三个齿轮改成四个齿轮形式,即由一个太阳轮、一个行星齿轮及二个中间齿轮构成。二个中间齿轮同轴固定安装,第一中间轮与太阳轮啮合,第二中间轮带动行星齿轮。行星轮系以太阳轮为中心成对布置,对称安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令有,未经孔令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50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