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半夏的炮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5131.5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吴皓;郁红礼;刘先琼;文红梅;崔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8;A61P11/10;A61P1/08;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半夏 炮制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药半夏的炮制方法。
二、背景技术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三叶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已有几千年的用药历史,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但自古以来,半夏因其味辛辣、麻舌而刺喉,具有“戟人咽”的作用,被认为“有毒”。汉代张仲景在《金匮玉函经》中记载炮制半夏“令水清滑尽,洗不熟有毒也”。《本草经集注》称“令滑尽,不尔戟人咽喉”。
现代研究发现,临床误服出现口唇肿痛、失音、流涎、痉挛、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与皮肤接触会出现瘙痒、湿疹,严重的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毒理学研究表明,半夏生品混悬液能使家鸽呕吐,腹腔注射可使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并使渗出液中炎症介质PGE2含量增加(吴皓,季睿,邱鲁婴,等.半夏刺激性(动物实验)量化指标的研究.中成药,2000,2(26):419-421.),可强烈刺激家兔眼结膜(罗国亮.半夏的毒性及临床应用.中草药,1999,3(12):156.)。因此,中医临床上均使用其炮制品。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半夏炮制始载于春秋战国时代《黄帝内经》,汉唐时代有汤洗、生姜浸、煮制、芥子与醋洗、微火炮、焙制等。宋代有汤洗后麸炒、姜汁拌、炒黄、热酒烫后姜汁浸、矾制、明矾生姜水煮、生姜汁与甘草制、姜-矾-牙皂煎煮、姜汁浸后菜油拌炒等方法。元代有姜洗、姜汤泡、皂角水浸、米泔浸的方法。明代增加了吴茱萸煮、萝卜煮、盐-猪苓制、矾-皂角-巴豆制、姜-竹沥制、姜煨、制炭、明矾-皮硝-生姜制等法。清代又增加了姜-桑叶-盐制、皂荚白矾煮制、皂荚-白矾-姜汁-竹沥四制、醋炒、猪胆汁制、羌活-生姜同煮、法半夏、姜炙、青盐汤泡等方法。半夏炮制方法已发展到将近70种之多。近代通过研究简化了炮制工艺和品种,市场流通的半夏炮制品有清半夏、姜半夏、法半夏等。2010版中国药典收载的半夏炮制品即为清半夏、姜半夏及法半夏,其炮制方法均为复制法。清半夏的炮制方法为将生半夏用8%的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甘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姜半夏的炮制方法为将生半夏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后,与生姜汁、白矾共煮;法半夏的炮制方法为将生半夏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后,与甘草生石灰液浸泡至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无论是古代炮制方法及现代炮制工艺,半夏炮制均采用了水制(水或药汁浸泡、洗等)、火制(煮、炒、煨等)或水火共制(水煮、药汁或白矾共煮等)的方法,操作步骤复杂,炮制时间较长,有的甚至已达数十日。长时间水浸泡、漂、煮使其成分损失严重,水溶性成分损失约88.1%、醇溶性成分损失约87.5%,生物碱损失约50%(叶定江.《中药炮制学辞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第一版:249.)。特别是炎热天气下长时间水浸泡常引起半夏发霉发臭变质。另,清半夏、姜半夏炮制辅料白矾的残留可引起Al3+对人体神经系统等的毒害(陈建军,杨双喜,杨庆荣.铝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相关食品安全问题研究进展.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7):1326-1329.赵典刚,郝桂兰,王振海,等.半夏熟法炮制品与药典法炮制品药理作用比较的实验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6):366;赵典刚,王兴华,郝桂兰,等.半夏熟法炮制工艺的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2):104~106)。
三、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中药半夏的炮制方法,步骤简单,去毒快,生产周期短,适于大生产。
技术方案:取半夏生品置于密闭容器中,加体积比浓度为65%~80%的乙醇溶液浸润24~48小时,然后干燥得半夏炮制品。乙醇溶液的量是半夏生品重量的20%~30%。70%~75%乙醇溶液浸润半夏生品24小时即可达到降低半夏毒性的目的,故优选70%~75%乙醇溶液。低于65%浓度的乙醇溶液即使延长炮制时间也不能完全去除半夏的毒性,起不到快速降毒的作用。高于80%浓度的乙醇溶液,则不能较快润透半夏,炮制周期亦延长。而95%乙醇溶液已完全不能渗入半夏,不能降低半夏刺激性。干燥方法可以是晾干、烘干中的一种。烘干的温度为60~80℃,烘干的时间为6~8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51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合页式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含量荞麦总黄酮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