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管道补口防腐热收缩套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5231.8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2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薛小明;黄卫东;田满红;马旭勇;杨俊永;卢涛;罗立波;梁益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久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7 | 分类号: | F16L55/17;F16L58/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詹永斌;吴彦峰 |
地址: | 6219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 管道 防腐 收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收缩套,特别是工程管道补口防腐热收缩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工程管道补口防腐热收缩套管的结构一般是由热缩基材外层和热熔胶内层构成,具体又有热缩带和热缩套两种形式。
热缩带具有生产效率高,安装方便等特点,但是热缩带搭接部位通常采用固定片方式在施工现场固定。由于固定片内层热熔胶与热缩带在高温下的剪切强度较低,在热缩带加热收缩时,火焰通常要远离固定片搭接位置,以防止搭接部位滑移。这样带来的问题是搭接部位的热熔胶层很难充分熔化,导致与基层的粘接力差,成为热缩带粘接最薄弱的部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从此部位产生渗水和腐蚀。
热缩套其成型方式主要是由原材料通过造粒、管材挤塑、辐照、加热扩张、涂胶等工序生产而成。采用这种方式,难以生产直径较大的热收缩套,并且生产效率低、工序繁琐,成品率低,机械化程度低,产品内应力大,收缩安装时容易出现开裂质量问题。
利用内应力适中的热收缩带加工成管状的热缩套是解决以上问题的一个途径。由于辐照交联的聚乙烯热缩带材料,具有耐温性能好、不熔化的特点,热缩带的焊接十分困难。中国专利CN1664431A中采用超声波焊接方法,实现了热缩带点状式熔接。但现有的超声波熔接式热缩套,由于熔接控制难度高,质量稳定性差、接缝处很容易出现开裂。而且存在能耗高、超声波对员工身体影响大等问题,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难以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工程管道补口,采用热收缩带加工成热缩套,且加工方法简单,能耗低,质量稳定可靠的工程管道补口防腐热收缩套。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工程管道补口防腐热收缩套,由热收缩带片材首尾对接成管状形成,其中热收缩带片材由热缩基材外层、涂覆于热缩基材外层内表面的热熔胶内层构成,其特点是热收缩带片材的首尾缝合在固定片上。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由于热收缩带片材可塑性强,通过固定片能够方便的将热收缩带片材对接的首尾固定在固定片上,一方面使热收缩带片材成型成为收缩套,另一方面固定片堵在首尾对接接缝处,起到密封作用。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热收缩带片材首尾对接可采用热缩基材外层相互对接,热熔胶内层相互对接。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缝合线是辐照交联聚乙烯丝或尼龙线或碳纤维。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固定片采用由固定片基材外层和固定片热熔胶内层组成的。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中固定片(3)是搭接在热缩基材外层(1)首尾对接处的外表面。
所述的固定片(3)由固定片基材外层(4)和热熔胶内层(5)组成,固定片(3)纵横向收缩率小于5%,固定片基材外层(4)是由聚乙烯经模压成型和辐照交联后制成,其厚度较好的在0.5mm~1.0mm之间,热熔胶内层(5)厚度较好的在0.3mm~0.7mm之间。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耐温缝合线,较好的是辐射交联聚乙烯线、尼龙线或碳纤维等。
本发明通过专用工业缝合机对分切好热收缩带的首尾对接及搭接的固定片进行缝合而成为热收缩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
(1)热缩套管在收缩和使用过程中,抗开裂性好,在对接处不容易出现开裂、翘边等质量问题;
(2)热缩套管加热收缩时,接缝处可以充分加热,而不出现滑移,能确保接缝部位热熔胶与热收缩套其它部位热熔胶一样可充分熔化,从而能保证热收缩套管整体密封防腐性能可得到明显提高。
(3)加工工艺简单、环保节能,加工成本低、质量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热缩带片材对接缝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如图所示:
图1中,工程管道补口防腐热收缩套由热收缩带片材首尾对接缝合在固定片3上形成,固定片3是搭接在热缩基材外层1首尾对接处的外表面,缝合线6是从固定片3最上端缝到热收缩套最里端。其中热收缩带片材由热缩基材外层1、涂覆于热缩基材外层内表面的热熔胶内层2构成。固定片3由基材外层4和热熔胶内层5构成,固定片3纵横向收缩率小于5%,固定片3的基材外层4是由聚乙烯经模压成型和辐照交联后制成,其厚度在0.5mm~1.0mm之间,热熔胶内层5厚度在0.3mm~0.7mm之间。热收缩带片材首尾对接采用热缩基材外层1相互对接,热熔胶内层2相互对接。热收缩带片材缝合在固定片3上的缝合线6是辐照交联聚乙烯丝
图2中缝合线6将热收缩带片材首尾缝合在固定片3上,其缝合线6形状构成顶角相反且依次排列的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久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久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5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