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冲片磁极永磁电机转子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5463.3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17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春光 |
主分类号: | H02K1/27 | 分类号: | H02K1/2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李柏林 |
地址: | 5293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极 永磁 电机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永磁电机的迅速发展,其转子结构也多样化。在现有技术中,以磁钢加工成磁极的永磁电机,其冲制定子片后留下的内圆片要作其它用途,利用率不高。以磁钢加工成磁极,其加工过程中需用多种机床(例如锯床、锻压床、车床、刨床、铣床、磨床或加工中心等),动用技术工人进行繁难的加工流程,生产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冲制定子片后留下的内圆片冲制转子片的永磁电机转子,使材料得到充分利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冲片磁极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子片,所述转子片由冲制定子片剩下的内圆片冲制而成,转子片中开有轴孔,轴孔内安装有主轴,转子片外侧固定有永磁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轴孔内壁和主轴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键槽,该第一、第二键槽中安装有平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转子片的外侧设置有凹腔,所述永磁体嵌装在该凹腔中;所述转子片上开有贯穿其两个端面的通孔,转子片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压板,所述通孔中安装有固定第一、第二压板的定位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冲片磁极永磁电机转子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利用冲制定子片剩下的内圆片冲制转子片,可充分利用硅钢片材料,同时可以利用简易的冲压生产流程,代替繁难的多种机床的精密加工生产流程,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便于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的一种冲片磁极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转子片1,所述转子片1由冲制定子片剩下的内圆片冲制而成,转子片1中开有轴孔2,轴孔2内安装有主轴3,转子片1外侧固定有永磁体4。这种冲片磁极永磁电机转子利用冲制定子片剩下的内圆片冲制转子片,可充分利用硅钢片材料,同时可以利用简易的冲压生产流程,代替繁难的多种机床的精密加工生产流程,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便于批量生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孔2内壁和主轴3外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键槽21、31,该第一、第二键槽21、31中安装有平键5。所述转子片1的外侧设置有凹腔11,所述永磁体4嵌装在该凹腔11中。所述转子片1上开有贯穿其两个端面的通孔6,转子片1的两个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第二压板7、8,所述通孔6中安装有固定第一、第二压板7、8的定位钉9。所述主轴3一端设置有台阶12,主轴3的另一端开有凹槽10,该凹槽10内安装有定位第一压板7的开口焊接环13。叠压转子片时,先将主轴3有台阶端朝下,将平键5嵌入第二键槽31中,装入第二压板8,配插入定位钉9,并适度垫好第二压板8下平面和钉头,叠装转子片至设计长度,配装入第一压板7加减转子片压到与主轴凹槽10相配的位置后,装入开口焊接环13并焊接,同时焊接每根定位钉9。转子压装完成后,在凹腔11贴上永磁体4便完成装配。
另外,所述转子片1上开有贯穿其两个端面的通风孔14,提高转子工作时的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光,未经李春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54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料喷射设备
- 下一篇:用于产生缸内压力传感器信号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