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衬套加工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5621.5 | 申请日: | 2010-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69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邱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秋乐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6 | 分类号: | B21J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宋羽 |
地址: | 20132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衬套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衬套的冷镦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衬套制造工艺一般采用传统加工方法进行加工,包括:
(1)割料车外圆:通过仪表车床车外圆个长度L+0.30mm;
(2)采用仪表车床平B倒角;
(3)采用仪表车床平A倒角;
(4)采用仪表车床钻孔;
(5)采用无心磨床磨外圆;
(6)采用仪表车床扩孔;
(7)采用仪表车床加工内倒角;
(8)攻丝牙。
现有的这种加工方法的加工工序多,加工尺寸落差较大,加工精度低,柔和性差,而且原材料消耗大,工时消耗大,废品率高,生产效率低,所以现有的衬套加工工艺已不能适应现在的需求。
发明内容
根据背景技术所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衬套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衬套加工工序多、加工尺寸落差较大、加工精度低、柔和性差、而且原材料消耗大、工时消耗大、废品率高、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衬套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1)冷镦
取直径为Φ18.2-35K冷拉圆钢在冷镦机上进行冷镦成型加工,得到工件a,所述工件a的外圆上有外倒角,工件a上有内孔,内孔的两端有内倒角;所述工件a的长度为190-0.2mm,外倒角为15°+2°0,外倒角外端直径为Φ17.470-0.2mm,外倒角内端直径为Φ18.6+0.05-0.03mm,所述外倒角的宽度为2.1±0.1;所述工件a的内孔孔径为Φ6.9±0.03mm,内倒角为45°,内倒角的外端直径为Φ10.40-0.2;
(2)攻丝牙
将冷镦后的工件在攻丝机上进行加工,用机冒丝攻攻丝牙保证M8×1.25-6H,同时保证得到工件b;
(3)磨外圆
采用无心磨床磨外圆,得到工件c,所述工件c的外圆直径为Φ18.5+0.33+0.24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衬套加工工艺,采用冷镦成型工艺,冷镦成型的工件精度高,加工尺寸落差小,从而提高整体加工制造工艺水平和质量。本发明的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能源。本发明解决了传统车削加工尺寸落差较大,原料浪费、工时消耗大,工序繁琐,废品率、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在冷镦步骤中得到的工件a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在攻丝牙步骤中得到的工件b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在磨外圆步骤中得到的工件c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加工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4,一种衬套加工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1)冷镦
选用尺寸为Φ18.2-35K冷拉圆钢在冷镦机上进行冷镦成型加工,冷镦后的工件a如图1所示。工件a的外圆上有外倒角,工件a上有内孔,内孔的两端有内倒角;工件a的长度为190-0.2mm,外倒角为15°+2°0,内孔孔径为Φ6.9±0.03mm,内倒角为45°,内倒角的外端直径为Φ10.40-0.2;工件a的外倒角外端直径为Φ17.470-0.2mm,工件a的外倒角内端直径为Φ18.6+0.05-0.03mm,外倒角的宽度为2.1±0.1。冷镦完成后,进行检验,合格的放入合格箱内,不合格的用记号笔在缺陷处标记并放入隔离箱。
(2)攻丝牙
将冷镦后的工件在攻丝机上进行加工,用机冒丝攻攻丝牙保证M8×1.25-6H,同时保证得到工件b,如图2所示。完成后,进行检验,合格的放入合格箱内,不合格的用记号笔在缺陷处标记并放入隔离箱。
(3)磨外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秋乐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秋乐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56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