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适应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6180.0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4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H·J·G·拉德马彻 | 申请(专利权)人: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F21S2/00;F21V23/06;H02M7/0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王茂华;李辉 |
地址: | 荷兰艾恩***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适应 电路 | ||
1.一种用于从整流的较高电压AC电源(3)驱动较低电压DC负载(2)的自适应电路(1,1′),所述自适应电路(1,1′)包括:
-电荷存储电路(21,21′),该电荷存储电路(21,21′)包括基本上串联连接的第一电容器(C1)和第二电容器(C2),其中第二电容器(C2)基本上与负载(2)并联连接;以及
-被实现为受控电流源(22,22′)的有源开关(22,22′),其用于控制通过负载(2)的负载电流(Iload),使得在闭合开关状态下,负载电流(Iload)至少从电荷存储电路(21,21′)的第一电容器(C1)汲取,并且在断开开关状态期间,负载电流(Iload)基本上从第二电容器(C2)汲取。
2.依照权利要求1的自适应电路,包括单个有源开关(22,22′)。
3.依照权利要求1或2的自适应电路,其中基本上连续地从第二电容器(C2)驱动负载(2),并且其中周期性地激励有源开关(22,22′)以便利用由第一电容器(C1)提供的电流增大负载电流。
4.依照前面的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自适应电路,其中有源开关(22,22′)包括晶体管(Q1,Q2,Q3)和电压源(R4,R5,Z2,R6,Q3,Z1)。
5.依照前面的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自适应电路,其中有源开关(22′)包括开关控制器(220),其被实现为在特定输入电压下和/或在特定时刻闭合有源开关(22′)。
6.依照前面的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自适应电路,包括用于对AC电源信号(UPS)进行整流的二极管桥整流器(20)。
7.依照前面的权利要求中任何一项的自适应电路,被实现为将来自230V市电电源(3)的输入电压(UPS)调适到范围50-160V,更优选地80-140V,最优选地90-130V内的输出电压(UC2)。
8.一种LED改进灯(4),包括
-连接装置(40),其用于将灯(4)连接到较高电压市电电源信号(UPS);
-LED设备(2),其额定用于较低电压电源;以及
-依照权利要求1-7中任何一项的自适应电路(1,1′),其用于将较高电压市电电源信号(UPS)调适到较低电压信号(UC2)以便驱动较低电压LED设备(2)。
9.依照权利要求8的LED改进灯(4),其中低功率LED设备(2)包括2W LED设备(2)并且自适应电路(1,1′)被实现为从230V市电电源(3)驱动LED设备(2)。
10.一种从整流的较高电压AC电源(3)驱动较低电压DC负载(2)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
-将电荷存储到电荷存储电路(21,21′)中,所述电荷存储电路(21,21′)包括基本上串联连接的第一电容器(C1)和第二电容器(C2),其中第二电容器(C2)基本上与负载(2)并联连接;以及
-激励有源开关(22,22′),该有源开关(22,22′)被实现为受控电流源(22,22′)以便控制通过负载(2)的负载电流(Iload),使得在闭合开关状态下,负载电流(Iload)至少从电荷存储电路(21,21′)的第一电容器(C1)汲取,并且在断开开关状态期间,负载电流(Iload)基本上从第二电容器(C2)汲取。
11.依照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与AC市电电源(3)的电压(UPS)同步地激励有源开关(22,22′)。
12.依照权利要求10或11的方法,其中有源开关(22,22′)的激励时刻依照希望的表观电抗来选择。
13.依照权利要求10-12中任何一项的方法,其中输送给负载(2)的总功率量由有源开关(22,22′)的控制信号确定。
14.依照权利要求10-13中任何一项的方法,其中有源开关(22,22′)从断开切换到闭合以便启动电荷存储电路(21,21′)的放电状态。
15.依照权利要求10-14中任何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述有源开关由连续驱动信号激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618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产生多信道音频信号的装置
- 下一篇:应变改造复合半导体基片和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