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被动采样的博物馆藏展材料中挥发性酸快速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6480.9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5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方圆;施超欧;刘霞;解玉林;吴来明;刘菊;张薇薇;杨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博物馆;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96 | 分类号: | G01N30/96;G01N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肖剑南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被动 采样 博物 馆藏 材料 挥发性 快速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博物馆藏展材料中挥发性酸的快速检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被动采样的博物馆藏展材料中挥发性酸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木材、塑料、纺织品、涂料、粘合剂、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可供博物馆选作储藏、陈列和装饰用的材料也越来越多。这些储藏、陈列和装饰用材料可缓慢释放或降解生成各种挥发性成分,如甲酸、乙酸、含硫化合物、烯烃、羰基化合物等。而在封闭的陈列柜或库房中,这些污染物的浓度会从材料中不断释放、累积并加速对文物的腐蚀。在实际中,如果陈列、保管措施不当,可能带来污染物对文物的侵蚀,因此,应该关注来自博物馆建筑物内部装修、文物库房、展柜展台等的使用材料产生的挥发性物质而引起的室内污染物。博物馆迫切要求对博物馆藏展材料进行快速测试以筛选出对文物保护不具有潜在危害的材料,以便从源头上预防文物保存微环境对文物的腐蚀。
博物馆藏展材料的评估是对文物保存的微环境如:展柜、库房等使用的材料进行测试、分级,确定材料的适用性。就目前来说,目前有许多机构仍采用三十年前大英博物馆提出的一种加速腐蚀试验法——Oddy法,利用三种金属试片:银、铅、铜,将被测材料与经打磨露出活性表面的金属试片同时密封于一个玻璃测试管中,在相对湿度为100%、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28天的条件下测试,通过金属试片的腐蚀程度来对被测材料是适合于长期使用、短期使用或不适合使用来进行分类。该方法虽然可以获得较为可靠的结果,有助于评估博物馆藏展材料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影响情况。但该方法在使用中存在一些不足,如所需的材料、设备较多,且测试时间长,通常需要28天,不利于及时对博物馆藏展材料的购买、使用与否做出决定,难以实现对材料的及时筛选。为此,人们对Oddy法进行了一些改进,但到目前为止,对此法的改进在测试时间上变化不大,最短时间也需要14天。若能有更灵敏的测试方法,则可以强化博物馆藏展材料的筛选。
通常,材料挥发物检测试验是采用环境试验舱法,该方法是一种动态的评价方式,材料中的挥发物能及时被带出实验舱,基本保持了材料界面的挥发物浓度差。但实际博物馆藏展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在密闭展柜、储藏柜内板材挥发物是无法及时得到散发,造成密闭空间中挥发物浓度不断富集,使展柜内的挥发性污染物浓度往往高于某时段材料挥发物释放浓度。
离子色谱是由经典的离子交换色谱发展起来的新型液相色谱分析技术,具有快速、灵敏、选择性好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食品、电力、电子、生物、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已由单一的化学抑制型电导法,发展成为包括电化学、光化学以及与其他多种分析仪器联用的方法。采用离子色谱法对材料中有机酸进行检测体现了离子色谱的多方面优点:快速、方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可同时分析多种离子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被动采样的博物馆藏展材料中挥发性酸的快速检测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被动采样的博物馆藏展材料中挥发性酸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在一密封空间内采用被动采样器采集博物馆藏展材料中的挥发性酸;
B)、采用超纯水提取被检测物;
C)、采用离子色谱系统检测;
D)、计算单位表面积下材料中挥发性酸的挥发量,对博物馆藏展材料进行等级评估。
所述步骤A的采集温度为35~45℃,采集时间为3.5~4.5h。优选的,所述步骤A的采集温度为40℃,采集时间为4h。
本发明的快速检测方法,所述密封空间由一密封采样瓶构成,所述博物馆藏展材料和所述被动采样器放置在所述采样瓶内;且所述密封采样瓶内还放置一湿度控制瓶,内装超纯水,置于所述采样瓶内所述博物馆藏展材料旁边。
优选的,所述采样瓶为125mL密封聚丙烯瓶或玻璃瓶;所述湿度控制瓶为1.5mL玻璃瓶,内装1mL超纯水。
本发明的快速检测方法,所述被动采样器包括端盖、挡风层、中间连接件、吸收层,所述吸收层上含有浸渍吸收液,所述浸渍吸收液配置方法如下:称取2.0g三乙醇胺和1.0g丙三醇,用超纯水稀释定容到10mL;且每个所述被动采样器的吸收层上滴加100μL的浸渍吸收液;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挥发性酸被所述被动采样器内的所述吸收层上的所述浸渍吸收液吸收生成所述被检测物。所述步骤B中将所述吸收层置于超纯水超声提取所述被检测物。
根据本发明,所述离子色谱系统以烷醇季铵功能基的阴离子交换色谱柱为分离柱,采用KOH体系淋洗液梯度淋洗。所述分离柱为IonPac AG18(4×50mm)和AS18(4×2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博物馆;华东理工大学,未经上海博物馆;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64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