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光催化除砷的钛酸钙光催化剂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6510.6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付贤智;田勤奋;庄建东;刘平;戴文新;李朝晖;陈旬;王绪绪;员汝胜;郑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02 | 分类号: | B01J23/02;B01J35/02;C02F1/32;C02F1/72;C02F1/28;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光催化 钛酸钙 光催化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催化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光催化除砷的层状微观结构的钛酸钙的制备。
技术背景
自然界中砷主要以三价砷(As(Ⅲ))和五价砷(As(Ⅴ))两种形式存在。目前,常用于污染废水中除砷的工艺主要有: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混凝沉淀法和吸附法等,然而,这些工艺也存在缺陷,譬如吸附法,常用的吸附剂为活性炭和氧化铝,但由于As(Ⅲ)流动性强而较As(Ⅴ)不易去除,且这些吸附剂对As(Ⅲ)的吸附作用较As(Ⅴ)差,然而三价砷毒性是五价砷毒性的的100倍。因此在吸附之前需要先实施预处理将高毒性的As(Ⅲ)氧化为低毒性的As(Ⅴ);再将As(Ⅴ)吸附去除,此工艺较为繁杂且成本较高。近年来发展的光催化技术,在空气净化以及废水处理等环境治理方面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从1998年的文献记录开始,人们逐渐将光催化应用于含砷废水的处理当中。
现已报道的处理砷污染废水的催化剂主要局限在以TiO2为主的光催化剂,如Ferguson,M.A等人报道的文章“TiO2-photocatalyzedAs(III)oxidationinaqueoussuspensions:Reactionkineticsandeffectsofadsorption.”,又如魏志刚等在中国专利公告CN101492199介绍了铂掺杂二氧化钛光电催化氧化除砷,As(Ⅲ)去除效果好但是成本相对较高,且对氧化生成的As(V)需投入大量絮凝剂三氧化二铝去除,易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因此,开发廉价高效光催化氧化As(Ⅲ),并且能将氧化生成的As(Ⅴ)大量吸附去除的光催化剂成为目前光催化研究的热点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光催化除砷的钛酸钙光催化剂,可用于处理砷污染水体,能将高毒性的As(Ⅲ)光催化氧化成低毒性As(V),并且能将氧化生成的As(V)有效吸附去除。
本发明的钛酸钙光催化剂具有层状微观结构,所述光催化剂的制备步骤分为两步:步骤(1):对钛源进行预处理制备出TiO(OH)2;步骤(2):往步骤(1)制备出的TiO(OH)2里加入四水合硝酸钙,低温水热处理制得CaTiO3光催化剂。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大规模推广,同时为光催化处理砷污染水体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
(1) 本发明首次合成出较规则的层状结构的纳米CaTiO3晶体。
(2) 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利用钛酸四正丁酯充分水解后的产物TiO(OH)2代替钛酸四正丁酯作为制备光催化剂的钛源,得到带有特殊层状微观结构的CaTiO3。
(3) 本发明所制备的带有特殊层状结构的纳米CaTiO3,同时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氧化活性和优异的吸附能力。
(4) 本发明将制备出的CaTiO3应用于光催化处理砷污染水体处理领域,可将高毒性的As(III)氧化为低毒性的As(V),并且能将氧化后的As(V)大量吸附,避免了在后续处理中投加的絮凝剂所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
(5) 本发明的光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有利于大规模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展示了本发明光催化剂CaTiO3的X射线衍射(XRD)图;
图2展示了本发明的光催化剂CaTiO3的场发射扫描电镜(FSEM)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光催化剂CaTiO3在含砷水体中光催化氧化As(III)的活性图,以及水体中总砷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曲线a是CaTiO3对As(Ⅲ)的暗吸附情况,曲线b是在紫外光射射下,CaTiO3光催化剂存在时,As(Ⅲ)的降解情况。曲线c是有光照下,CaTiO3光催化剂存在时,水体中总砷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制备步骤如下:
具有层状微观结构钛酸钙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65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