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栽培白灵菇的培养料配方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010176702.7 申请日: 2010-05-19
公开(公告)号: CN101857488A 公开(公告)日: 2010-10-13
发明(设计)人: 申进文;麻兵继;余海尤;邱立友;高玉千;戚元成;阮元 申请(专利权)人: 河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
代理公司: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代理人: 张绍琳
地址: 450002*** 国省代码: 河南;4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栽培 白灵菇 培养 配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白灵菇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栽培白灵菇的培养料配方。

背景技术

白灵菇(Pleurotus eryngii var.nebrodensis)又称白灵侧耳、白阿魏蘑等,是近年来开发的能进行商业性栽培的一种珍稀食用菌品种。其菇体肥大、颜色洁白、菌肉细腻、质地脆嫩、味美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

虽然白灵菇栽培量不断增加,但因对其研究较少,生产中各种问题也不断出现,缺乏高产培养料配方也是主要问题之一。因此,研究培养料组合,为白灵菇生产提供适宜配方已成为一个急需研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白灵菇栽培缺乏高产配方的问题,为白灵菇提供一种适宜的培养料配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栽培白灵菇的培养料配方,该培养料配方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棉籽壳36~66%

玉米芯20~40%

麦麸10~20%

石灰3%

石膏1%。

本发明的培养料配方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优选为:

棉籽壳66%

玉米芯20%

麦麸10%

石灰3%

石膏1%。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高产配方具有以下优点:

1、配方中除了使用棉籽壳外,还添加了玉米芯——一种农业生产中的下脚料,节约了白灵菇栽培的成本,降低了栽培白灵菇的成本风险。

2、使用该配方白灵菇的生物学效率可达到63.35%,比传统配方在相同的栽培生产条件下,产量提高了18.47%,且白灵菇菌盖直径大,菇型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配方一(对比配方):棉籽壳96%,石灰3%,石膏粉1%,水适量。

配方二:棉籽壳66%,玉米芯20%,麦麸10%,石灰3%,石膏1%。

配方三:棉籽壳51%,玉米芯30%,麦麸15%,石灰3%,石膏1%。

配方四:棉籽壳36%,玉米芯40%,麦麸20%,石灰3%,石膏1%。

拌料:按照配方称取原料加水拌匀,使料水比在1∶1.2左右。使用玉米芯的,要将玉米芯提前预湿。每堆投料不少于300公斤,用料过少,料温上升不高,达不到发酵的目的。

建堆发酵:依据场地条件及料的多少,建成底宽1.2~1.5m、上宽0.8~1.2m、高0.8~1.2m,长不限的料堆。起堆要松,表面稍加拍平后,四周用直径5~10cm一端稍尖的木棒打孔至底部,孔距0.3~0.5m。随后加盖草帘或麻袋,使其自行升温发酵。

翻堆:当料温达到65℃以上保持24h后,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时要尽量做到将料翻均匀:将料内外、上下混匀,重新建堆,以保证培养料发酵充分均匀。翻堆后如建堆时一样打孔。当料温达到65℃以上保持12~14h后,进行第二次翻堆。如此翻堆2~3次,直至培养料腐熟均匀、颜色一致、质地松软、富有弹性,料堆中有一定量的白色放线菌时,说明料已发酵适宜,即可散堆降温,调节含水量至手紧握少量培养料有水渗出而不下滴为宜。

装袋灭菌:用17cm×35cm×0.004cm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先将一头扎口,装料后再扎另一头。每袋装湿料1公斤左右。常压灭菌100℃保持12h以上。

接种:待料袋降温至30℃以下时,将准备好的接种工具、菌种、菌袋等表面消毒后放入接种室内,用气雾消毒剂熏蒸30min后开始接种。接种时每个菌袋两头各接入红枣大小的菌块,轻轻压实后扎口。接种时动作要迅速,快解袋口,快接种,快扎口;同时要保证接种环境和操作的干净、卫生、无杂菌。

发菌:按照常规进行发菌管理,保持温度在24℃~25℃,袋温不能超过30℃。空气湿度在70%以下,空气新鲜,暗光培养35~40天后,菌丝即可长满菌袋。之后控制袋温20℃左右,继续暗光培养35~45天,使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即菌丝洁白,料表面出现少量菌皮,袋内有少量黄色水珠分泌。

出菇管理:菌丝达到生理成熟后,进行低温刺激3~7天,每天保持-2℃~0℃的低温8h以上,随后进行骚菌、育绒、管理。待菌袋现蕾后,按照菌袋环割单排菌墙方法建菌墙。菇期管理时,控制温度在℃5~15℃、空气相对湿度80%~90%,并定期向菌墙上的水槽内灌水,补充菌袋水分,同时要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还要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照。

采收:白灵菇从幼菇到采收大约需15~20天,当菇体7~8分成熟、菌盖由内卷逐渐平展、边缘尚未上翘、未弹射孢子时应及时采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67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