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选氧化铜矿物的捕收剂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6802.X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1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胡岳华;孙伟;刘文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01 | 分类号: | B03D1/01;B03D103/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选 氧化铜 矿物 捕收剂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选矿领域,揭示一种浮选氧化铜矿物的高效捕收剂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一股的对于传统浮选方法,氧化铜矿物指标不好。在泡沫浮选回路中回收氧化铜需要特别处理,传统的包括使用硫化钠、硫氢化钠或硫化氨的硫化,然后用黄药或其他硫化物捕收剂浮选。但存在两个主要的缺点:1)难以控制硫化剂用量,过量会抑制硫化物和氧化物;欠量,会导致回收率的降低。2)不同的氧化物对硫化有不同的反应,通常,硫化作用难以获得可接受的氧化铜回收率。
不经过硫化浮选氧化铜,被称为直接浮选。其捕收剂包括大量有机混合药剂、脂肪酸、脂肪胺和石油磺酸盐。但目前只有脂肪酸得到有限的应用,但其选择性较差,仅用于一些成分简单的氧化铜矿物浮选。螯合剂由于其对过渡金属有选择性的反应,因而选择性较好,但是目前采用的螯合剂浮选硅孔雀石等矿物回收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选择性好,回收效果好的新型用于氧化铜矿物直接浮选的捕收剂及其应用方法。
本发明的捕收剂是邻菲罗啉,其化学结构为:
式1
其应用方法如下:
将氧化铜矿物磨细,调浆,加入调整剂,加入抑制剂;然后加入本发明的捕收剂5~500g/t,经浮选分离得到铜精矿,尾矿。
其中pH值随原矿性质不同略有不同,经试验得出,大部分情况下以偏酸性为宜,pH为3~8。
捕收剂除单独使用外,对于某些氧化铜矿物可以与黄药、羟肟酸等捕收剂等组合使用本发明捕收剂:其他捕收剂的比例可设为1∶10~10∶1,总添加量不变,可以得到优良的指标。
本发明捕收剂为螯合铜铁试剂,因而对铜矿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其三稠环的结构使其疏水性大于现已广泛使用的8-羟基喹啉,是氧化铜矿物获得更好的可浮性。
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比较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选择性好,不需要预先硫化,不受硫化剂影响,有利于操作和管理。
2.采用本发明的捕收剂,浮选氧化铜的品位和回收率高有明显的提高(见附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浮选氧化铜矿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旨在进一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
采用本发明方法对我国某矿区的氧化铜矿进行处理。矿石中主要有用矿物有孔雀石、假孔雀石、赤铜矿、兰铜矿、黄铜矿、辉铜矿、自然铜、斑铜矿、蓝铜矿、磁铁矿、伴生金银矿物等;主要脉石矿物有石英、玉髓、高岭石、蒙脱石、方解石、绿泥石、长石。
采用本方法所述的捕收剂和常规硫化法得到的指标如下:
附表 常规硫化法与新型捕收剂浮选指标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68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多用户的移动电话管理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销毁终端数据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