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刷组件及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7717.5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54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亮;刘宝廷;柴继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3/00 | 分类号: | H02K13/00;H02K5/14;H02K2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林才桂 |
地址: | 51812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刷 组件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尤其涉及具有换向器的电机的电刷组件。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电机,特别是微型电机中,碳刷通过弹性臂安装到电机的端盖,在弹性臂的弹力作用下与转子的换向器摩擦接触。弹性臂是导电体,电连接碳刷以及安装在电机端盖的接线端子。外部的电源通过导电端子、弹性臂、碳刷、换向器给转子的电枢绕组供电。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的碳刷与弹性臂之间的连接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刷装置的实施例,包括电刷和弹性件,所述电刷包括一接触面用于与一换向器滑动接触,一与所述接触面相对的端面及一对连接于接触面与端面之间的侧面;其中:所述电刷两侧面邻近所述端面的一端分别形成有凹槽;所述弹性件具有驱使电刷抵接换向器的弹性臂,所述弹性臂具有电刷连接凹部,所述电刷连接凹部包括两侧部分别卡固于电刷两侧面的凹槽内。
较佳的,所述电刷两侧面的凹槽沿垂直于所述端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电刷连接凹部还包括一连接于两侧部之间的底部,所述底部抵顶所述端面。
较佳的,所述电刷两侧面的凹槽的底面和电刷连接凹部的两侧部均相对于垂直所述端面的方向有倾斜角,使凹槽邻近所述接触面一端的深度大于远离接触面一端的深度,且电刷连接凹部两侧部抵顶所述电刷两侧面的凹槽的底面。
较佳的,所述电刷连接凹部的两侧部的上下表面分别与所述电刷两侧面凹槽的两侧的表面相接触。
较佳的,所述电刷连接凹部的两侧部设有突起部,所述电刷两侧面的凹槽内设有凹陷部以容纳所述突起部。
较佳的,所述电刷的凹槽内注有热固化导电连接剂。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使用上述任一电刷组件的电机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电刷与弹性臂卡接的方式实现弹性臂对碳刷的支撑定位,与传统技术中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弹性臂与电刷相比,制造工艺简单,并能够降低碳刷的报废率,从而降低电机成本。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机中电刷组件、端盖及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电刷组件30的放大图;
图4为图3的电刷组件的弹性件的示意图;
图5和图6为电刷组件的电刷的不同角度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刷组件的弹性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参考图1至图6,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机包括定子(图中未示出)、转子(图中未示出)、两组电刷组件30和31、端盖20、以及用于接入电源的接线端子61、62。转子包括转轴、以及固定到转轴的换向器,端盖20中央设置轴承22以支撑转子的转轴。两组电刷组件30和31分别与接线端子61、62电连通,两组电刷组件30和31相对于转子的转轴对称设置,两者结构基本相同且彼此间电绝缘,为避免重复,在下面的描述中以电刷组件30为例进行说明。
电刷组件30包括电刷40和弹性件50。电刷40基本上为一长方体,其长度方向上的一个接触面41用于与换向器接触,其两个相对的侧面32、34邻近与接触面41相对的端面46的一端形成有两个凹槽44、45。较佳的,接触面41为一弧面,端面46为一平面;凹槽44、45位置基本相对,自端面46始沿垂直于端面46的方向延伸;凹槽44、45的底面47相对于垂直端面46的方向有倾斜角,使得凹槽44、45邻近接触面41一端的深度大于远离接触面41一端的深度。电刷40及其凹槽44、45可以采用模压工艺一次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77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