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浸没式超滤方法、装置及纯水的制备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7850.0 | 申请日: | 2010-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9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胡利光;施杰;张宜莓;朱荣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C02F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浸没 超滤 方法 装置 纯水 制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滤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浸没式超滤方法,还涉及实现这种方法的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纯水的制备系统。
背景技术
在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纯水,用于设备的冷却、锅炉蒸汽补给水和冷轧板坯清洗、产品冷却等。纯水的品质与设备的安全运行和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目前在水处理技术中,纯水的制备工艺和方法主要有离子树脂交换法、蒸馏法、电吸附法、膜处理法以及电渗析等,处理工艺均有其各自的特点,离子树脂交换法,是一种传统的纯水制备工艺,系统运行相对稳定,处理水质与系统装备、控制水平和运行操作密切相关,离子交换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树脂再生后产生大量的酸碱废液,其含盐量高,直接排放对环境影响大,如要回收利用,需要较高的深度处理投资及运行费用,该技术现已逐步淘汰;蒸馏法设备投资高,运行能耗也高,对大规模生产企业而言,采用蒸馏法制取纯水应用实例不多;电吸附和电渗析运行管理相对简便,但处理后纯水水质品质相对较低,运行成本主要为电耗,因此采用电吸附和电渗析制取纯水一般要与膜处理或离子树脂交换法配合使用;膜处理技术近几年发展很快,由于膜的投资成本逐年降低,处理出水水质相对稳定,该技术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
授权公告号为CN2388197Y,授权公告日为2000年7月19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高浊度水纯化设备。这种高浊度水纯化设备由机架、水泵、泥砂分离器、超滤膜过滤器、反渗透装置构成。
授权公告号为CN1218884C,授权公告日为2005年9月14日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部分双级反渗透纯水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它是利用一级反渗透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串联方式连接的反渗透膜,所述的串联方式连接的反渗透膜分为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多个反渗透膜的前面部分的纯水合并成系统纯水,前面部分的浓水进入后面部分的反渗透膜,后面部分纯水合并后全部或部分返回原水给水系统。
但是膜处理最大的缺陷存在着膜污堵问题,发生膜污堵后,影响系统的通水量,此时发生污堵的一组膜组必须停止运行,需要花几天时间进行清洗和再生,增加作业负荷并影响系统的产水量。同时由于超滤膜组的设置是采用压力式的,需要消耗必要的电能,增加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的第一方面在于提出一种浸没式超滤方法,以解决现在使用压力式超滤膜纯水制备工艺存在的膜难以清洗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一种浸没式超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超滤水池内安装浸没式超滤膜,由设置在所述超滤水池外的抽吸泵抽吸形成负压,使所述浸没式超滤膜外的水进入所述浸没式超滤膜的膜腔内,进行超滤膜处理。
进一步,所述抽吸泵的抽吸压力为5-12kpa。
本发明采用浸没式超滤膜,通过抽吸泵抽吸形成负压,将膜外部的水吸入膜组进行过滤,使水中的有机、胶体污物粘附在膜组的外表面,如此将压力式超滤处理改为负压式超滤处理工艺,这样清洗时利用很少的水量、压缩空气量就可以冲洗表面污物,使膜组恢复正常通水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的第二方面在于提出一种浸没式超滤装置,以解决使用压力式超滤装置净化水存在的膜难以清洗的问题。
一种浸没式超滤装置,包括:
超滤水池;
浸没式超滤膜,所述浸没式超滤膜安装在所述超滤水池内;
抽吸泵,所述抽吸泵设置在所述超滤水池外,与所述浸没式超滤膜的膜管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
本发明的浸没式超滤装置为实现上述浸没式超滤方法的负压式超滤装置,具有抗污堵的能力。
本发明的目的的第三方面在于提出一种纯水的制备系统,以解决现在的纯水的制备系统采用压力式超滤膜净化水存在的膜难以清洗的问题。
一种纯水的制备系统,包括:
预处理系统;
超滤系统,所述超滤系统与所述预处理系统连接;
反渗透处理系统,所述反渗透处理系统与所述超滤系统连接;
所述超滤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浸没式超滤装置。
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将原水进行混凝反应沉淀处理的装置和V型滤池,所述V型滤池的出水口与所述超滤系统通过管道连接。进一步,所述预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杀菌加药装置,所述第一杀菌加药装置的加药点管道设置在所述连接V型滤池的出水口与所述超滤系统的管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78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的更新方法
- 下一篇:γ辐照降解水中磺胺嘧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