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壳糖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7883.5 | 申请日: | 2010-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1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中礼 |
主分类号: | C08B37/08 | 分类号: | C08B3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壳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水产品蟹壳、鳖甲提取营养物质的方法,具体是涉及一种聚壳糖的制备方法,属化学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摄入食品的营养全面,水产品因其低脂肪、高营养特别是口感好而受到大众的青睐。但是,传统的养殖和加工方法是,大部分水产品企业将蟹类、龟鳖等产品提取肉质后,大量的蟹壳、鳖甲只是简单晒干粉碎供饲料行业作为饲料钙源的添加物,造成很大浪费。如何提高蟹壳综合经济效益和利用水平,国内处于研制阶段,国外以蟹壳、鳖甲为原料制造的壳聚糖已在保健食品、医药、化工、生物工程等领域得到一定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聚壳糖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螃蟹壳鳖甲经挑选后装入脱钙罐,把配制好的盐酸溶液泵入脱钙罐内,进行脱钙,再通过脱脂,制备壳聚糖工序,得壳聚糖成品。把蟹壳中的钙盐用稀盐酸脱除,蛋白质用碱液煮脱后,可得到一种产物叫甲壳质,甲壳质经热浓碱处理,脱除其中大部分的乙酰基,经洗涤、脱水、干燥后,即可得到壳聚糖成品。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聚壳糖,其特征是:该产品将蟹壳、鳖甲经脱钙、脱脂后得甲克质,再经入罐通气、加热保温脱乙酰化后,用离心机脱水后烘干或晒干,即得壳聚糖成品。
一种制备聚壳糖的方法,其特征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1)蟹壳、鳖甲脱钙:经拣选的蟹壳装入脱钙罐,加入盐酸溶液,反应数小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新酸,当罐内反应液PH达到6.5左右时,把反应液排人中和池,再泵入新配制的新酸反应8小时后,排至废酸槽,从洗涤槽泵入洗涤水至罐内进行浸泡;卸下已脱钙的粗制甲壳质,经脱水后转入脱脂工序;
(2)脱脂肪:将步骤(1)的甲壳质装入罐内,用碱泵把已配制好的碱液泵入罐内至物料浸没处,加入蒸汽升温煮沸,煮沸1.5小时后停止加热,如此重复用2次后,废液排人中和池,当废液排干后,用泵加入洗涤水进行浸泡洗涤,当溶液中PH达到7.5左右时,卸下甲壳质,用离心机脱水;
(3)加工壳聚糖:将甲壳质装入罐内压实压平后,碱液泵入罐内至浸没物料处,通汽加热保温,温度控制70-80℃,时间为8小时,再泵入新配制的新浓碱液继续保温反应12小时后脱乙酰化结束,进入碱泵强制循环洗涤,当PH7.5时,把废液排人中和池,卸下壳聚糖,用离心机脱水后烘干或晒干,即得壳聚糖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是:该方法利用螃蟹壳经挑选后装入脱钙罐,把配制好的盐酸溶液泵入脱钙罐内,进行脱钙,再通过脱脂肪、制备壳聚糖工序,即得壳聚糖成品。该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螃蟹壳的再利用,提高了水产部门及渔民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聚壳糖,该产品将蟹壳、鳖甲经脱钙、脱脂后得甲克质,再经入罐通气、加热保温脱乙酰化后,用离心机脱水后烘干或晒干,即得壳聚糖成品。
一种制备聚壳糖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蟹壳、鳖甲脱钙:经拣选的蟹壳装入脱钙罐,加入盐酸溶液,反应数小时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新酸,当罐内反应液PH达到6.5左右时,把反应液排人中和池,再泵入新配制的新酸反应8小时后,排至废酸槽,从洗涤槽泵入洗涤水至罐内进行浸泡;卸下已脱钙的粗制甲壳质,经脱水后转入脱脂工序;
(2)脱脂肪:将步骤(1)的甲壳质装入罐内,用碱泵把已配制好的碱液泵入罐内至物料浸没处,加入蒸汽升温煮沸,煮沸1.5小时后停止加热,如此重复用2次后,废液排人中和池,当废液排干后,用泵加入洗涤水进行浸泡洗涤,当溶液中PH达到7.5左右时,卸下甲壳质,用离心机脱水;
(3)加工壳聚糖:将甲壳质装入罐内压实压平后,碱液泵入罐内至浸没物料处,通汽加热保温,温度控制70-80℃,时间为8小时,再泵入新配制的新浓碱液继续保温反应12小时后脱乙酰化结束,进入碱泵强制循环洗涤,当PH7.5时,把废液排人中和池,卸下壳聚糖,用离心机脱水后烘干或晒干,即得壳聚糖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中礼,未经孙中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78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