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荧光识别技术的验钞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8147.1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6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陈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琢 |
主分类号: | G07D7/12 | 分类号: | G07D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李奎书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荧光 识别 技术 验钞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验钞机,特别是一种基于红外荧光识别技术的验钞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验钞机,价格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有的商户的验钞机使用多年,灵敏度下降;有的商户或会省钱,买的验钞机价格便宜、功能陈旧,只能检验钞票上的部分防伪功能,这样的情况下,就有假钞成漏网之鱼。功能陈旧的验钞机,往往只起到点数的作用,防伪作用不大。全世界现存的验钞技术主要利用人眼来观察,或者用手感来感觉,不论是在观察效果上还是在触摸感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目前验钞机所具有的最大进步就是光学系统的实现,已经透射和反射地使用了光学元件,通常的方法就是利用普通的光源,测量通过钞票表面上印刷区和非印刷区发射和透射的信号响应,并把结果和验钞机存储器中存储的图像进行比较来检测。但是在实际生活中,随着钞票的使用频繁而导致钞票磨损厉害,或是特别新的钞票,这时就会出现真币可能会被检测出是假币。
随着技术进步,现在的不法分子在假钞制造上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以新流出HD90开头的假钞为例,现在至少有二种版本以上。最早出现的一个版本,防伪特征少,容易识别。随后制假者对这一版本升级,增加了一些“防伪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征对验钞机而设,假钞加入了磁性,一是在假钞中埋入了磁条;二是在钞票上8位阿拉伯数字中,对其中的5位或6位数字,在印刷时加入了磁粉;三是用机械在钞票上压印了凸凹感。这样假钞带上磁性,就很容易蒙混过一般的验钞机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红外荧光识别技术的能够精确判断钞票真伪的验钞机。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红外荧光识别技术的验钞机,所述验钞机包括红外激发装置红外接收装置、光电转换装置、模数转换装置和微处理装置,所述红外激发装置和所述模数转换装置与所述微处理装置直接连接,所述红外接收装置的红外信号输出与所述光电转换装置的光信号输入连接,所述光电转换装置的电信号输出与所述模数转换装置的电信号输入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装置的数字信号输出与所述微处理装置连接。
上述基于红外荧光识别技术的验钞机,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微处理装置连接的蜂鸣器和信号灯。
上述基于红外荧光识别技术的验钞机,所述微处理装置为单片机。
上述基于红外荧光识别技术的验钞机,还包括放大及滤波装置,所述光电转换装置的电信号输出通过所述放大及滤波装置与所述模数转换装置的电信号输入连接。
本发明的基于红外荧光识别技术的验钞机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利用红外激发装置照射钞票,并利用红外接收装置接收来自钞票照射后发出的红外荧光,并转换为可为微处理装置识别的数字信号,从而识别被照射钞票的真伪。而且,本发明的验钞机便携性强,可以达到普通手机甚至跟小的尺寸;且智能识别,自动判断无需肉眼识别就能方便、快速的对纸币油墨的防伪特征进行快捷便利的鉴别,具有超高精度检测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红外荧光识别技术的验钞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于红外荧光识别技术的验钞机的一种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基于红外荧光识别技术的验钞机的软件工作流程图。
其中:1-红外接收装置,2-光电转换装置,3-红外激发装置,4-微处理装置,5-蜂鸣器,6-信号灯,7-模数转换装置,8-放大及滤波装置。
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红外荧光识别技术的验钞机包括红外激发装置3、红外接收装置1、光电转换装置2、模数转换装置7和微处理装置4,所述红外激发装置3和所述模数转换装置7与所述微处理装置4直接连接,所述红外接收装置1的红外信号输出与所述光电转换装置2的光信号输入连接,所述光电转换装置2的电信号输出与所述模数转换装置7的电信号输入连接,所述模数转换装置7的数字信号输出与所述微处理装置4连接。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微处理装置4连接的蜂鸣器5、信号灯6和放大及滤波装置8,所述光电转换装置2的电信号输出通过所述放大及滤波装置8与所述模数转换装置7的电信号输入连接。所述微处理装置4为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琢,未经陈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81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电子法槌
- 下一篇:一个角色汉语口型动画自动生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