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功能材料小片贴片装置以及贴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8816.5 | 申请日: | 2010-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付业伟;齐乐华;李贺军;杨化龙;潘广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B11/00 | 分类号: | F16B11/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黄毅新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能 材料 小片 装置 以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片装置,特别是一种功能材料小片贴片装置。还涉及利用这种贴片装置粘贴功能材料小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骨架材料表面粘贴功能材料是发挥功能材料效用的最为常用的一种加工方法。
文献“日本特公平4-68491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粘贴功能材料小片的方法,该方法能在骨架材料表面粘贴数十至数百个功能材料小片。该方法将带状摩擦材料根据需要形状在其长度方向进行间隔切断,粘贴在环形芯板上而获得摩擦片。
文献“日本特公平4-68494号公报”公开了一种粘贴功能材料小片的方法,该方法将带状摩擦片材料在骨架材料指定位置冲裁加工并实施粘贴而获得摩擦片。
但以上两种贴片方法材料利用率低、贴片速度会随着被粘贴功能材料小片片数的增多而降低,而且在功能材料排布不均匀或者所粘接功能材料小片形状各异的情况下,该方式基本无法实现贴片功能,这种情况下往往只能靠手工实现。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功能材料小片贴片方法效率低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功能材料小片贴片装置。该装置在活动料筒装入功能材料小片后,通过料筒支撑板固定在工作台上,骨架材料通过骨架定位环和骨架压稳机构实现在工作台上的定位,顶出机构通过进给气缸实现功能材料小片的进给和粘贴,可以提高功能材料小片贴片效率。
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类型的料筒及顶出机构,还可以实现在骨架材料表面上一次性粘贴各种排布形式的功能材料小片。
本发明还提供利用这种贴片装置粘贴功能材料小片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功能材料小片贴片装置,包括工作台6、支撑组件11,其特点是:还包括进给气缸1、底板2、顶杆3、料筒支撑板4、挡料板5、活动料筒7、骨架定位环8、骨架压板9以及压稳气缸10,所述工作台6台面的正中固定有活动料筒7,活动料筒7顶端面通过定位销与骨架定位环8对中定位,骨架定位环8内环与骨架12间隙配合,活动料筒7中间是与功能材料小片13形状、大小相同的通孔;活动料筒7通过定位销及螺栓固连在料筒支撑板4上,料筒支撑板4固连在工作台6的横梁上;活动料筒7通过底端螺纹孔与挡料板5配合连接;工作台6的下部是顶杆3、底板2和进给气缸1,底板2与进给气缸1的推杆螺纹连接,顶杆3与挡料板5上的孔间隙配合;工作台6的台面上是支撑组件11、压稳气缸10以及骨架压板9,压稳气缸10的推杆螺纹连接骨架压板9,活动料筒7、骨架定位环8和骨架压板9三者垂直对中。
所述顶杆3的数量与功能材料小片13的数量相同。
一种利用上述贴片装置粘贴功能材料小片的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下述步骤:
(a)将备用的功能材料小片13,按照排布要求装入活动料筒7各对应通孔中;
(b)将骨架定位环8通过定位销与活动料筒7的上端面连接;
(c)将骨架压板9连接到进给气缸1的推杆上,将活动料筒7与顶杆3滑动装配,通过料筒支撑板4上的定位销及螺栓固定活动料筒7;
(d)将表面涂过胶的骨架12放于骨架定位环8内,此时压稳机构通过压稳气缸10下行压紧骨架12,紧接着进给气缸1上行送料,完成一次性单面粘接,进给气缸1和压稳气缸10依次复位,进行一次性粘接。
本发明的有益结果是:由于该装置在活动料筒装入功能材料小片后,通过料筒支撑板固定在工作台上,骨架材料通过骨架定位环和骨架压稳机构实现在工作台上的定位,顶出机构通过进给气缸实现功能材料小片的进给和粘贴,提高了功能材料小片贴片效率。
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类型的料筒及顶出机构,还实现了在骨架材料表面上一次性粘贴各种排布形式的功能材料小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功能材料小片贴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贴片用骨架材料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骨架材料粘贴功能材料小片后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贴片用骨架材料示意图。
图5是图4中骨架材料粘贴功能材料小片后的示意图。
图中,1-进给气缸;2-底板;3-顶杆;4-料筒支撑板;5-挡料板;6-工作台;7-活动料筒;8-骨架定位环;9-骨架压板;10-压稳气缸;11-支撑组件;12-骨架;13-功能材料小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88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锥齿轮及锥齿轮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内置电容式水位控制器的潜水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