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微乳型辅酶Q10粉状干乳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9472.X | 申请日: | 201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8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刘美星;方小星;莫一平;汪星火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阳科兴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31/122;A61K47/36;A61K47/40;A61P3/00;A61P9/10;A61P9/04;A61P9/12;A61P1/02;A61P39/00;A61P25/00;A61P25/2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梁寅春 |
地址: | 311401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乳型 辅酶 sub 10 粉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剂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微乳型辅酶Q10粉状干乳的制备。
背景技术
辅酶Q10又称癸烯醌、泛醌,化学名称为2-(3,7,11,15,19,23,27,31,35,39-癸甲基-2,6,10,14,18,22,16,30,34-四十癸烯基)-5,6-二甲氧基-p-苯醌,分子式为C59H90O4,相对分子量为863.36,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辅酶Q10是一种脂溶性的醌类化合物,有一个由10个类异戊二烯单元组成的聚异戊二烯侧链,醌环是功能中心,侧链能使该化合物锚定在细胞膜内侧,醌环上的甲基和两个甲氧基基团则与酶的专一性相关。在室温下辅酶Q10呈橙黄色结晶物,熔点为49℃,无色无味,见光易分解为微红色的物质,对温度和湿度较稳定,它易溶于氯仿、苯和四氯化碳,溶于丙酮、石油醚及乙醚,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水。
辅酶Q10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酵母、植物叶子、种子及动物的心、肝、肾等器官的细胞中。
辅酶Q10是人体生命活动中重要的递氢物质,线粒体呼吸链中的关键性物质,它与线粒体内膜相结合,参与细胞氧化磷酸化及ATP生成过程,在细胞能量合成,增强其生物活力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辅酶Q10在人体内总量为0.5~1.5g,20岁左右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减少,70岁以后仅为20岁时的57%。此外,基因突变、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癌症等都可造成血液和组织中辅酶Q10水平下降。辅酶Q10缺乏会导致机体疲劳,人体免疫力低下,进而引发心血管病等疾病。如心衰病人(HF)其心肌及血液 中的辅酶Q10含量明显偏低,通过外源补充辅酶Q10后,明显改善了病人症状。因此,从外源补充辅酶Q10成为一种公认的治疗辅酶Q10缺乏症的方法。
辅酶Q10最初是在1974年由日本厚生省批准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等,在临床应用过程中,陆续发现辅酶Q10还可以辅助治疗高血压、牙周炎、牙龈炎、慢性疲劳综合症、神经病变疾病以及抑郁症等。除此之外,辅酶Q10还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目前在欧美及日本等国家,涉及的辅酶Q10独立成分或复合成分的药品已超过100项,如由美国FDA批准的部分产品有Biosam(60~120mg)胶囊、Carlson(50mg)油丸、CVS pharmacy(100mg)咀嚼片等。在国内,生产企业包括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浙江万马药业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东北制药集团公司、康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也有以辅酶Q10为有效成分的药物产品。
除医药领域外,辅酶Q10还可用于抗疲劳的功能性饮料;或用于抗衰老、增强免疫的保健品;或作为高效抗氧化剂用于化妆品或护肤品中,具有抗皱、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
但是,辅酶Q10为水不溶性物质,且遇光易分解,制成常规的片剂、硬胶囊及混悬型软胶囊其生物利用率极低。因此,采用新的方法提高辅酶Q10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用增溶剂可以将辅酶Q10分散在水中形成乳液,以此来增加溶解度,增溶剂一般就是表面活性剂,如US 6,054,261采用聚山梨醇酯;US 4,483,873采用卵磷脂;EP 522,433采用聚乙氧基氢化蓖麻油;JP 2000212066则采用了硬脂酸十甘油酯等。中国CN1857239A和CN1965805A也公开了类似的注射用乳剂。但这样形成的乳液是乳浊液,乳滴的粒径大,一般在200nm以上,生物利用度仍不够理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阳科兴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富阳科兴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94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器、固态成像设备、成像设备以及电子装置
- 下一篇:发光二极管灯管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