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硫代)巴比妥酸类化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9569.0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0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俐娟;魏于全;罗有福;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39/62 | 分类号: | C07D239/62;C07D239/66;C07D401/12;A61K31/515;A61P3/00;A61P3/04;A61P3/10;A61P9/12;A61P3/06;A61P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武森涛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妥酸类 化合物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新的(硫代)巴比妥酸类化合物及其用途,具体涉及2-(4-(((硫代)巴比妥酸-5(2H)-亚甲基)甲基)苯氧基)乙酰胺衍生物,及其在制备预防与治疗肥胖等代谢疾病药物中的用途,属于化学医药领域。
技术背景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肥胖定为疾病,是目前继心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对人类健康威胁的第三大敌人。肥胖者易发生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高血脂、痛风等疾病。单纯性肥胖患者通过临床化验,绝大多数患者出现内分泌紊乱,尤其是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实验异常、性激素水平紊乱、肾上腺皮质激素偏高、瘦素增高等等;
肥胖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病而引起的肥胖,它是因为疾病(脑炎、脑瘤、关节炎或需服用激素的慢性疾病或因生病服用激素)而引起内分泌紊乱造成的肥胖,这种肥胖称为症状性肥胖。这类肥胖病人占整个肥胖人数的5%左右。
另一类肥胖则是由于在饮食过程中所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其本身所消耗的热量,而使多余的脂肪及其他养料在体内积蓄起来形成脂肪细胞,而导致肥胖,属这类肥胖的人称单纯性肥胖,这类肥胖人数占肥胖人总数的90%以上。
一般肥胖者需经过饮食控制、运动、减肥甚至药物治疗,如已经出现经饮食控制加运动疗法无效者,可考虑药物治疗。有报道经饮食控制+运动+药物干预约75%的患者可回复糖耐量正常。治疗肥胖的药物很多,按其作用机制可分为抑制食欲药、增加能量消耗药、抑制肠道吸收药物。理想的减肥药物应能减少能量摄取,增加能量消耗,并改善肥胖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子。常用的减肥药有:一、抑制食欲的药物:1.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物,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失眠、口干、便秘、欣快感、心悸和高血压。缺乏良好的长期疗效。2.5羟色胺(5-HT)受体激动剂,通过促进5-HT的释放和(或)抑制其再摄取而达到减肥目的。研究显示,此类药物有部分减轻体重的作用,疗效与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物类似,但同样缺乏良好的长期疗效。3.神经递质再摄取抑制剂,通过抑制NE和5-HT的再摄取,减少摄食,降低体重。此类药物不诱导5-HT的释放,因而放认为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无关。二、增加能量消耗的药物。三、抑制肠道吸收的药物。这些药物都或多或少具有腹痫、胃肠胀气、水样便、软便、直肠痈、牙龈不适等,偶有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
由于肥胖症治疗药的开发一直受到各种问题的困扰,大多数与效果有限和明显的副作用有关。本领域急需开发更多的药物,为肥胖等疾病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硫代)巴比妥酸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用于治疗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代谢类疾病具有显著疗效,特别是在控制体重,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方面效果显著。
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机构如式I所示:
其中,
R1为-H或-CH3;
R2为-H、
R3为-H或-CH3;R4为-H或-CH3;R5为-H或-CH3;R6为-H或任意C1-7的烷烃;R7为-H或任意C1-7的烷烃;X为O或S。
进一步地,R1为氢时,
R2为取代或不去代的苯基、取代或不取代的吡啶基、环己基、苄基或萘环基团;R3、R4、R5、R6、R7分别为氢或甲基。
更进一步地,
其中,氢、2-甲基、3-甲基、4-甲基、2-甲氧基、3-甲氧基、4-甲氧基、3,4-二甲氧基、3,4,5-三甲氧基、4-三氟甲基、3-甲酰基、4-甲酰基、2-乙酰基、3-乙酰基、4-乙酰基、2-氟基、3-氟基、4-氟基、2-氯基、3-氯基、4-氯基、3-溴基、4-溴基、2,4-二氯基、3,5-二氯基、3-氯-4-氟基,3,4-二氟基、2-硝基、3-硝基、4-硝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95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