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系统合路输入/输出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79656.6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5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郑高阳;周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新视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52 | 分类号: | H04B1/52;H04B7/15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宣圣义 |
地址: | 242700 安徽省黄山市黄***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输入 输出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系统合路输入/输出模块,属移动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作为移动通信网络连接信源和分布系统的桥梁,多系统合路模块的主要作用在于对CDMA、GSM、DCS、PHS、WLAN、3G及集群等系统的下行信号进行合路,同时对各系统的上行信号进行分路,并尽可能抑制掉各频带间的无用干扰成分。根据系统隔离度要求不同,通常多系统合路模块可以有两种设计方案,即系统信号分离方案和上/下行分离方案。系统信号分离方案:从基站来的各系统双工信号各通过一个端口接入多系统合路模块,设备天馈侧一个端口接出。下行信号体现为多路合一路进行信号下行覆盖,用户终端来的上行信号则是通过原通道反向传输,为一路信号分为多路分别回到各自的系统完成系统的上下行通信。上/下行信号分离方案从基站来的各制式(频分双工)系统分上下行两个端口接入多系统合路模块,通过设备后两个端口接出。下行信号体现为多路合一路从Tx口输出进行信号下行覆盖,用户终端来的上行信号则是通过另外一路Rx上行通道反向传输,然后分路回到各自的通信系统。但是,这两种方案均存在抗系统干扰能力弱、系统接入不方便、模块升级较难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系统干扰强、系统接入方便、模块升级容易的多系统合路输入/输出模块。
其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系统合路输入/输出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同一系统的信号分离或合路的平行交叉耦合单元,用于将合路或分路信号连接到同系统器件中输出的耦合桥路单元和用于将不同移动通信系统信号分离或合路的多系统合路单元。
其技术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平行交叉耦合桥路组合,作为连接无线通信施主信号与分布式覆盖信号的桥梁,通过频率、功率多节合路技术,对各运营商的上行及下行射频信号分别进行合路及分路,滤除各频带间的干扰成分,并抑制各频带间的无用干扰成分,从而实现了不同系统的同一平台合路和多个移动系统同时运行工作的功能,其不仅可以接入DTV、GSM、DCS、CDMA、TD-SCDMA、CDMA2000、WCDMA、WLAN、LTE等民用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接入FM、TRTRA、GPS等其他系统,满足了不同系统/频段的个性需求,提高了系统的输入/输出的能力;同时,通过高抑制的滤波器,增加了系统之间的隔离度,提高了系统的干扰能力;另外,采用模块化设计,其扩容性好,易于升级,系统接入方便,且其设备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合路分路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是多系统合路单元上行电原理图;
图3是多系统合路单元下行电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多系统合路输入/输出模块,包括用于同一系统的信号分离或合路的平行交叉耦合单元,用于将合路或分路信号连接到同系统器件中输出的耦合桥路单元和用于将不同移动通信系统信号分离或合路的多系统合路单元。
上述平行交叉耦合单元采用大功率耦合器和其它功率分配器件。
上述多系统合路单元采用大功率多频合路器。
多系统合路模块单元分为接收部分和发射部分(见图2、3),它是整个信号传输系统的核心部分。其接收部分木系统将从分布系统接收来的CDMA、GSM、WCDMA/CDMA2000的上行信号及TD-SCDMA各路信号通过滤波合路器,把各路信号分离,再经过电桥合路接收到各个子系统里。发射部分母系统将从各个子系统接收过来的CDMA、GSM、WCDMA/CDMA2000的基站下行发射信号及PHS、WLAN及数字电视等各路信号通过电桥分路,再通过滤波合路器合路传输到分布系统里,同时为了实时对系统进行输出驻波比监控,在母系统发射端口增加一个30dB双向耦合器取出检测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新视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新视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96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灵活子载波OFDM系统的同步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地球回归年轨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