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结合效果的浮力手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79930.X | 申请日: | 201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9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谢智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智庆 |
主分类号: | B25G1/10 | 分类号: | B25G1/10;B25B2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结合 效果 浮力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手工具有关,详而言之指一种能够浮在水面上的浮力手工具,该手工具的握把与杆件具有较佳的结合性。
背景技术
按,在某些特定的场所,例如船舶、船舰上,一旦不慎让手工具掉落水中,手工具将沉入水底而无法拾取。为解决此一缺失,遂有图1所示的手工具10,例如螺丝起子,具有一握把12及一插设于握把一端的杆件14,该握把12内设有一中空的气室15,使该手工具10具有浮力,因此,若该手工具掉落水中,握把将浮在水面,方便使用者搜寻及拾取。
然而,在习知结构中,手工具10的杆件14仅固定在握把12前端的实心部位121,亦即,杆件与握把间只以短长度结合,使得该二者12、14的结合强度不佳。于使用手工具时,杆件与握把常无法承受高扭力而分离,造成毁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于解决上揭缺失,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力手工具,可提高该手工具的扭力承受度,从而避免毁损,提高浮力手工具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结合效果的浮力手工具,包含有:
一握把;一封闭的气室,设于该握把内;
一杆件,其一端为一驱动端,而另一端为一插接端,该杆件的该插接端自该握把一端插设于该握把中;其特征在于该手工具更包含有:
一套管,设于该握把的气室内,并使该气室仍具有一定的容积;该套管的纵向沿着该握把的纵向;
该杆件的插接端伸入至该气室,并插设于该套管中。
其中,更包含有预定数目的肋条,设于该气室内,并连接该气室内壁面及该套管外周面。
其中:该杆件的插接端设一啮合部,啮接于该套管。
还公开了一种提高结合效果的浮力手工具,包含有:
一握把;一封闭的气室,设于该握把内;
一杆件,其一端为一驱动端,而另一端为一插接端,该杆件以该插接端自该握把一端插设于该握把中;其特征在于:
该握把包括一上半体及一下半体,该二半体为对称的构形,并上下地相向结合;该上半体的底面向内凹设一上空间;一上半管部,设于该上空间中;该下半体的顶面向内凹设一下空间;一下半管部,设于该下空间内;该二半体相互结合后,该上、下空间形成该气室;该上、下半管部上下地结合成一中空的套管,位于该气室内;该套管的纵向沿着该握把的纵向;
该杆件的插接端伸入至该气室,并插设于该套管中。
其中,更包含有预定数目的肋条,设于该气室内,并连接该气室内壁面及该套管外周面。
其中,更包含有预定数目的肋条,设于该上空间内,并连接该上空间的内壁面及该上半管部的外周面;以及预定数目的肋条,设于该下空间内,并连接该下空间的内壁面及该下半管部的外周面。
其中:该上半体与该下半体的交接面更以所述肋条相互结合。
其中:所述肋条由该气室一端延伸至气室另一端。
其中:所述肋条的长度短于该气室的长度。
其中:该上半管部的底面具有一长形内凹;该下半管部的顶面具有一长形内凹,该二内凹相对应。
其中:该杆件的插接端设一啮合部,啮接于该套管。
还公开了一种提高结合效果的浮力手工具,包含有:
一握把,包括一前半体及一后半体,该二半体前后地相向结合而形成该握把;
一封闭的气室,形成于该握把内;
一杆件,其一端为一驱动端,而另一端为一插接端,该杆件以该插接端自该握把一端插设于该握把中;其特征在于:
一套管,设于该握把的气室内;该套管的纵向沿着该握把的纵向;
该杆件的插接端伸入至该气室,并插设于该套管中。
其中,更包含有预定数目的肋条,设于该气室内,并连接该气室内壁面及该套管外周面。
其中:该前半体的后端面向内凹设一空间,形成该气室。
其中:该后半体的前端面向内凹设一空间,形成该气室。
其中:该前半体的后端面向内凹设一前空间;该后半体的前端面向内凹设一后空间;该二半体相互结合后,该前、后空间形成该气室。
其中:该前半体的该空间内设一管部,该管部形成该套管。
其中:该后半体的该空间内设一管部,该管部形成该套管。
其中:一前管部,设于该前空间内;一后管部,设于该后空间内;该二半体结合后,该前、后管部前后地连接成该套管。
其中,更包含有预定数目的肋条,设于该气室内,连接该气室的内壁面及该套管的外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智庆,未经谢智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799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仿实木彩色竹地板的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频逆变电阻点焊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