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波型超声波电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0686.9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3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郭吉丰;王波;沈润杰;张志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6 | 分类号: | H02N2/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波 超声波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声波电机,具体涉及高输出转矩的一种小尺寸的行波型超声波电机。
背景技术
超声波电机(Ultrasonic Motor简称USM)是一种利用压电材料的逆压电效应转换能量的新原理电机。超声波电机的定子一般为压电材料-金属复合体,通过向压电材料施加超声频率的交流电压激励,使压电材料由于逆压电效应而产生周期形变。在该周期形变作用下,定子复合体产生受迫振动并通过接触摩擦耦合使定子复合体的振动能转换为转子的旋转运动能。超声波电机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涉及到机械学、振动学、摩擦学、力学、压电学、声学、材料学、电力电子和控制理论等多学科交叉领域。
在微电机领域,超声波电机与传统电磁型电机相比的显著优势是其效率较高。特别是当电机直径小降到10mm以下,电磁电机效率显著下降,而超声波电机效率则基本不变。同时微型超声波电机结构设计灵活,因此在微机电系统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的微型化容易遭遇加工困难,输出力矩较低等技术瓶颈。如1993年,日本松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尝试将行波型超声波电机微型化,并试制了直径为10mm的行波型微型超声波电机。但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传统压电片极化模式有效利用率低等原因造成电机输出力矩及输出功率较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传统超声波电机的压电片极化模式有效利用率低等原因造成电机输出力矩及输出功率较小,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波型超声波电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行波型超声波电机,包括外壳,底座,由定子基体和胶粘在定子基体一侧的环形压电片组成的定子,转子。底座内端面与板簧外圆的卡片连接,一端为转盘形的转子安装在外壳内,转盘形的转子的输出轴穿过定子中心及设有板簧的底座的中心并露出底座外,圆盘形的定子基体开齿槽端面与转子一个端面的摩擦材料相接触,板簧内圆的定位片镶嵌在定子基体端面的定位槽内,转子另一个端面开有等间隔的2个以上齿槽,转子中心孔内底部向外依次设有压紧弹簧和滚珠,外壳底面中心的螺钉压在滚珠上,外壳底面开槽,槽内对应转子另一端面的齿槽位置开有通孔,霍尔元件一面与槽固定连接,另一面与磁钢片固定连接。
所述的环形压电片分为9块扇形极化区域。按逆时针方向,第1块极化区域中心角为3π/16,第2块至第4块极化区域中心角为π/4,第1块至第4块极化区域相邻两区域间极化方向相反;第5块极化区域中心角为π/8,正向或反向极化;第6块至第8块极化区域中心角为π/4,第9块极化区域中心角为3π/16,第6块至第9块极化区域相邻两区域间极化方向相反;其中第1块极化区域与第9块极化区域的极化方向相反;相邻极化区域间有等宽度的不极化的隔离区域。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行波型超声波电机预紧机构简单,体积小,对输出轴的摩擦阻尼很小;能量密度较电磁型电机高;改进的压电片极化模式使压电片有效利用率提高,输出力矩大;该结构电机能够实现定子直径15-5mm的小尺寸行波型超声波电机,如定子直径10mm的行波型超声波电机,空载转速达950r/min以上,堵转力矩达到9mNm以上。本发明的电机具有摩擦自锁功能;动态响应特性极高(机械时间常数在几ms以内),易于实现高精度定位控制;可直接驱动;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可减轻系统重量。
附图说明
图1是微型行波型超声波电机总体结构图。
图2是定子基体的主视图。
图3是图2定子基体的A-A剖面视图。
图4是图2定子基体的B向视图。
图5是底座主视图。
图6是图5底座的D-D剖视图。
图7是图5底座的E向视图。
图8是转子的主视图。
图9是图8转子的C-C剖视图。
图10是压电片极化模式图。
图11是板簧结构图。
图12是外壳的主视图。
图13是图12外壳的F-F剖视图。
图中:1、外壳,2、转子,3定子基体,4环形压电片,5、板簧,6、底座,7、摩擦材料,8压紧弹簧,9滚珠,10、螺钉,11霍尔传感器,12、磁钢片,13、定子定位槽,14、定子导线槽,15、底座导线孔,16、摩擦材料,17、卡片,18、定位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06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振荡频率发生器
- 下一篇:一种可控整流装置以及使用该整流装置的电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