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携式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0781.9 | 申请日: | 2010-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44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8 | 分类号: | H04B1/38;H04M1/02;H01Q1/24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郑小军;冯志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双壳体的可携式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网络、通信产业的蓬勃发展,在通信质量快速、清晰、稳定的要求下,通信产品的接收天线以手机为例,最初多是外露式天线,由五截天线开始,历经伸缩天线、长软质天线、镍钛伸缩天线、短硬软质天线。近年来,随着需求者对通信产品轻薄、短小的要求,隐藏式天线便开始被大量采用。
隐藏式天线于无线通信装置的设计上,须考虑天线的尺寸、位置与周围环境的元件的材料等。以市面上可更换外壳的手机为例,其多以一内含隐藏式天线的无线通信模块搭配多种不同造型或颜色的外壳来达到使用者求新求变的需求。然而,对于一个设计良好且涵盖多频(例如:GSM900/DCS/PCS/WCDMA)的天线来说,设置在天线上方的介质(亦即外壳)往往会造成天线的共振频率偏往低频。此外,倘若介质越靠近天线且其厚度越厚的话,天线的共振频率频的偏移将更加严重。相对地,随着共振频率的偏移,天线将无法涵盖到所设计的频带,且天线的辐射特性也将随之改变。
现有技术大多采用增加天线的操作频宽的方式或是使用可调频式(frequency tuning)天线,来改善天线的频率偏移的问题。然而,增加天线的频宽往往需要更大的天线尺寸,进而限制了无线通信装置在微型化上的发展。此外,可调频式天线必须利用额外的电路来重新配置(reconfigurable)天线的结构,以达到改变天线的共振频率的目的。其中,改变天线的辐射面和接地面之间的电抗,或是切换天线的调谐短线(tuning stub)的导通状态,皆可改变天线的共振频率。
然而,无论利用何种方式,可调频式天线通常必须利用分离的直流导线、射频开关以及可变电容等元件来达到结构的重新配置,且这些电子元件和直流导线皆会导致邻近天线的辐射特性下降。而且,为了达到天线的结构的重新配置,可调频式天线在设计上也较一般天线的结构来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利用耦合件来缩短天线的电流路径,以使天线的操作与频率涵盖在原本的应用频带上。
本发明提出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括可拆卸的第一壳体、天线与第一耦合件。其中,天线设置于可拆卸的第一壳体内。第一耦合件设置在可拆卸的第一壳体内壁,且第一耦合件不与天线接触,且与天线于垂直投影面上部分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可携式电子装置为手机,且上述可拆卸的第一壳体为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可替换式外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可携式电子装置还包括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无线通信模块可插拔地设置于可拆卸的第一壳体,且无线通信模块至少包括第二壳体,其中天线设置在第二壳体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天线包括天线本体、接地部与信号馈入部。天线本体的一端连接信号馈入部,且其另一端连接接地部,其中信号由信号馈入部馈入,使天线本体激发出第一共振模态频率,且当无线通信模块插设至可拆卸的第一壳体内时,天线本体与第一耦合件于垂直投影面上部分重叠。
基于上述,本发明是利用电磁耦合的方式来缩短天线的电流路径,并由此使天线的操作与频率往高频偏移,并涵盖在原本的应用频带上。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拆卸的第一壳体的正视图。
图3所示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可拆卸的第一壳体的透视图。
图4所示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与接地面元件设置在第二壳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当无线通信模块插设至容置槽内时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透视图。
图7A所示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所示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耦合件与天线于垂直投影面上的配置示意图。
图8与图9分别为天线共振在900M赫兹与1800M赫兹时的天线增益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07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堆叠设备中软件升级的方法和堆叠设备
- 下一篇:一种UPS的配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