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旋转蒸发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1021.X | 申请日: | 201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3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合;王磊;舒国伟;张惠洋;王长风;石教锋;陈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00 | 分类号: | B01D1/00;B01L3/16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旋转 蒸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或医药用旋转蒸发装置,特别是一种多功能旋转蒸发装置。
背景技术
旋转蒸发器主要用于化工、医药等行业,例如,于2006年申请并于2007年公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第CN 200620036323.7号即公开了一种旋转蒸发器,包括冷凝管、蒸发瓶、连接于冷凝管和蒸发瓶之间的旋转机构、驱动旋转机构的电动机,以及置于冷凝管下方并与冷凝管相贯通的接收瓶。然而,该蒸发器功能单一,仅能用蒸馏用,无法实现索氏提取、蒸馏及回流一体化的操作,而在试验中,提取、分离是一个连贯的动作,分开操作的话,操作繁琐,效率低、且试验进行的不彻底,成本较高。
鉴于以上问题,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多功能旋转蒸发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旋转蒸发装置,其集多种化学实验为一体,且成本低廉,操作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旋转蒸发装置,包括一种多功能旋转蒸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与支架固定连接的第一、第二冷凝设置、分别置于第一、第二冷凝设备下方且分别与第一、第二冷凝设备相通的萃取装置和管道、置于萃取装置和管道下方且同时与萃取装置和管道相通的连接通道、分别与连接通道相通的蒸发器和收集瓶,以及对蒸发器进行加热的加热设备和驱动蒸发器旋转的旋转设备,所述连接通道分别设置有第一和第二旋转活塞,所述第一旋转活塞设置于连接通道与萃取装置的连接处,所述第二旋转活塞设置于连接通道与管道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凝设备设置有抽真空口。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收集瓶上拆卸安装有玻璃塞;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玻璃塞端口呈圆弧结构并与连接通道光滑连接;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通道进一步包括补料口,该补料口上安装有开关阀门;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连接通道内部设置有塑料管道,该塑料管道与补料口相通;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包括与补料口连接的补料瓶;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补料瓶被插有与补料口相通的玻璃管;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补料口通过软管与补料口连通;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补料瓶开设有调节其内部压力的调气口;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凝设备为冷凝塔,其抽真空口位于冷凝塔侧面顶部。
本发明多功能旋转蒸发装置至少具有以下优点:在本发明装置中,进行萃取的萃取装置与管道通过连接通道连接在一起,且连接通道与蒸发瓶相通,如此,通过本发明装置,萃取、回流、分离可以在同一个装置上进行,节省成本且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功能旋转蒸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萃取和回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萃取和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玻璃塞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多功能旋转蒸发装置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多功能旋转蒸发装置包括固定架1、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的两个固定夹2、通过固定夹2与固定架1连接的第一和第二冷凝设备31、32、分别置于第一冷凝设备31和第二冷凝设备32下方且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冷凝设备31、32相通的萃取装置4和由玻璃制成的管道5、置于萃取装置4和管道5的下方且同时与萃取装置4和管道5相通的连接通道6、分别与连接通道6贯通的收集瓶7和蒸发瓶8,以及置于蒸发瓶8下方的加热设备N以及驱动蒸发瓶8旋转的旋转装置M。
所述第一和第二冷凝设备31、32,结构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为冷凝塔,呈下方敞开结构,分别与萃取装置4和管道5的上开口衔接,此外,第一和第二冷凝设备31、32的顶部中央位置均开设有排气口311、321,在顶部一端,也就是顶部左边或者右边设有抽真空口313、323。
萃取装置4,在本实施例中为虹吸器,其与第一冷凝设备31光滑衔接,在二者的连接处两侧分别开设有冷却水进口315、325和冷却水出口317、327,此外,虹吸器4还设有虹吸管道43,所述虹吸管道43呈弯折结构且具有一定高度,虹吸器4进一步还开设有加液口45,该加液口45位于虹吸管道43最高处的偏上位置。
所述连接通道6位于虹吸器4和管道5的下方,并与虹吸器4和管道5相通,所述连接通道6分别在与虹吸器4和管道5连接的位置安装有第一和第二旋转活塞41、51,此外,连接通道6还开设有补料口61,补料口61位于第一、第二旋转活塞41、51下方且其上安装有阀门开关63,用以控制补料口61的关闭与打开;连接通道6内部安装有与补料口61相通的塑料管道6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10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