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盲杖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1159.X | 申请日: | 201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9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高俊;胡彦卿;彭梦婷;郭镇昊;王安轶;胡金童;杨永清;施青岑;郭紫嫣;刘晨波;曾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七宝中学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10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盲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盲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盲杖。
背景技术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8亿盲人,是所有残疾人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人群。盲人与普通人不同,他们平时很少出门,因为外在不熟悉的环境非常不便于他们出行。生活中的诸多不便,不可能有人在周围时刻提醒他们身边的潜在危险,尤其是上下楼梯十分危险,上楼梯时,如果不知道前方是楼梯,会被绊倒、摔跤;下楼梯时,如果不知道前方是楼梯,危害就更大了,会因为踏空步伐而有摔下楼梯的可能。所以他们需要辅助工具,导盲杖。传统的盲杖多由竹子或轻质的棍子制成,盲人用手握住一端,另一端探寻路面。但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而且行动不方便。
目前国内导盲杖采用可探测前方障碍物的技术(如红外线、激光、超声波技术等),设有提醒装置,如振动提醒,语音提醒,但是其测得值精确度低,利用现有的导盲工具也很难安全顺利上下楼,不能解决上下楼梯、遇到障碍物的问题,因此,盲人能否安全上下楼梯、安全出行是以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价格低廉、操作方便、测得值精确度高的导盲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一种导盲杖,包括杖体、电源、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杖体上间隔设置的第一红外线传感器、第二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包括发射红外线的发射器和接收红外线的接收器。
在发明中,还包括与杖体铰连成平行四边形的连杆,第一红外线传感器和第二红外线传感器设置于连杆上且使第一红外线传感器和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发射的红外线与地面平行。
在发明中,每个红外线传感器左右用两个轴承与连杆连接。
在发明中,还包括设有一个向斜下方发射红外线的第三红外线传感器,第三红外传感器与第二红外传感器和连杆连接的轴承相连接。
在发明中,还包括手柄,在所述手柄上安装了振动装置,所述振动装置装在导盲杖的正前方。
在发明中,导盲杖底部设置了用于启用振动装置的红外传感器摆动的触动开关。
在发明中,第三红外传感器发射的红外线与和杖体平行的连杆之间的夹角为30°。
在发明中,振动装置是微型偏心轮电机。
在发明中,第二红外传感器设置在离地15厘米,第一红外线传感器与第二红外线传感器相隔10厘米。
在发明中,还包括语音提醒装置,所述语音提醒装置是位于所述控制器机盒内的电路板上可录音的语音芯片。
这种导盲杖采用至少两红外传感器,不改变盲人原有的行走习惯,只是增加功能,使导盲杖的利用率更高。另外,还利用了平行四边形机构使测量值更精确,导盲杖能通过语音来提示盲人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得到的测量值精确,并且在手柄部分用振动进行同步提示,探测过程便捷,没有复杂的按钮,操作方便无需培训,且成本低廉,解决了盲人上下楼梯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图1本发明导盲杖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导盲杖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导盲杖在遇到障碍物时示意图;
图4本发明导盲杖上楼梯时示意图;
图5本发明导盲杖下楼梯时示意图;
图6本发明导盲杖使用时状态转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七宝中学,未经上海市七宝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11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原蛋白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身体平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