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射混凝土专用输送车厢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2094.0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0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游天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天义 |
主分类号: | B60P1/36 | 分类号: | B60P1/36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 混凝土 专用 输送 车厢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运送车厢。
背景技术
现有的混凝土运送车将混凝土运送到使用地(工地)后,必须先将混凝土从车厢中卸下来,然后混凝土运送车即可开离工地再行下一轮的运送,之后工人再将混凝土装入混泥土喷射机中进行喷射。这一卸一装不仅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功效低,并且由于卸下来的混凝土不可能再装回到混凝土运送车上,如果一车混凝土用不完往往也就这样废弃不用了,造成混凝土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功效、降低劳动强度、避免混凝土浪费的喷射混凝土专用输送车厢。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它是由底部带有出料口的混凝土容器和位于出料口下方的传送装置构成。
本发明能减少混凝土的装卸工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功效、避免出现多余混凝土所造成的浪费,一车用不完的混凝土由于还在车厢中,因此可随车再运送到其它工地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传送装置的A-A剖视图。
标号说明:1容器、2传送装置、3腔体、4出料口、5输送带、6支撑架、7滚轮、8轨道、9输送带驱动轮、10电机、11车架、12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由盛放混凝土的容器1和位于容器下方的传送装置2构成,所述的容器内设有2个或两个以上的腔体3,所述的腔体3沿车体的长度方向并列分布,在每个腔体3的下方均设有一个出料口4,在每个出料口4的下方、沿车体的宽度方向、各设有一套独立的传送装置2,实现每个腔体中混凝土的独立传送。为了达到美观的目的,将各个腔体合并放置在一个外壳内。
为了使输出的混凝土能够与混凝土运送车边沿保持一定的距离,所述的传送装置2可以包括输送带5、位于输送带5下方的输送带支撑架6、位于支撑架6下方的滚轮7、位于滚轮7下方的轨道8,输送带5通过两端的输送带驱动轮9驱动,输送带驱动轮9的中心轴固定在支撑架6上,其中一个输送带驱动轮由电机10驱动,使输送带5绕输送带驱动轮9循环转动,实现由出料口4落到输送带5上的混凝土被传输到喷射机中的目的。所述的输送带5的下方设置有轨道8和滚轮7,轨道8设置于车架11的上方,并沿车架11的宽度方向设置,轨道8的长度略小于或等于车架11的宽度,在轨道8的两端设有限位块12;在出料口设有阀门。
为了使腔体内的混凝土能充分卸干净,在每个腔体外、外壳内设有一个振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天义,未经游天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2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整车控制信号转换装置
- 下一篇:座椅头靠杆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