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皂甙型油田泡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2328.1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6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来虎钦;朱伯荣;黄重水;周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田中野天然植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84 | 分类号: | C09K8/58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王兵 |
地址: | 321913***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皂甙 油田 泡沫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油田化学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油田泡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以天然植物源~油茶皂甙或改性的油茶皂甙为基质原料,经配伍优化、复合而成油茶皂甙型油田泡沫剂,应用于油田钻井、完井、采油、注水、提高采收率及集输等过程中。
(二)背景技术
石油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加深,开采难度逐步加大,油藏经过一次采油(依靠油层原始能量,一般采收率仅为5%-10%,使90%左右的探明石油储量被留在地下)、二次采油(通过注水补充能量,使油田采收率提高到30%-40%,但仍有60%-70%剩余残留在地下采不出来)后,采取物理一化学方法,改变流体的性质、相态和改变气一液、液一液、液一固相间界面作用,扩大注人水的波及范围以提高驱油效率,从而再一次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成为了三次采油。因此在能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提高采油率已成为石油开采研究的重大课题,三次采油则是一种特别有效的提高采油率的方法。三次采油技术是中国近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它的推广应用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稳定老油田原油产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次采油技术的发展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它具有低的油水界面张力和低吸附值,而且要求它与油藏流体配伍和廉价。目前我国高温、高矿化度的油藏情况对三次采油用表面活性剂提出了抗高含盐量、耐高温、吸附损失低、成本低的要求
三次采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法、混相法、热力法和微生物法等。尤其以化学法和微生物采油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而化学法则显示出明显的优越性。
化学法用表面活性剂主要有:(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a一烯烃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梭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烷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多硫酸盐等);(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系列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系、聚氧乙烯醚、烷基酚系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烷基酸胺型、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亚枫、烷基(聚)配糖物、油酸聚氧乙烯酚等);(3)两性表面活性剂。
中国在开发、表面化学性质研究、扩大应用范围等方面发展很快,但与国外尚有较大差距,它们虽然具有界面活性高等优点,但都分别存在耐温性、耐盐性、耐酸性和在地层中的稳定性差等缺点,且价格普遍较高,特别是这些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得到,长期大量使用已对地下水、地质等引起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深入开发研究增溶、耐碱、抗盐、耐温、驱油性能佳的高效、廉价、无环境污染的表面活性剂和驱油体系迫在眉睫,以适应注水后期老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这是当今世界的前沿技术。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表面张力低、性能稳定的抗盐、耐碱、耐温、驱油性能佳的高效、廉价、无环境污染的新型天然绿色油田泡沫剂,可作为油田化学品应用于油田钻井、完井、采油、注水、提高采收率及集输等过程中,将在油田化学品中增加环境友好型,生态适应型,功能多样型的泡沫剂。
本发明提出的油田泡沫剂是根据对天然植物源油茶皂甙的结构表面活性剖析及石油勘采工艺过程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采用天然植物源油茶皂甙或修结构修饰型油茶皂甙为基质原料,经配伍优化、复合而成天然绿色油茶皂甙型油田泡沫剂组方及清洁生产技术路线。天然植物源油茶皂甙通常以茶粕为原料,经提取、高效分离等精制工艺得到式(1)所示结构的天然植物源油茶皂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茶皂甙型油田泡沫剂,所述的油田泡沫剂由如下质量份的组份制成:
油茶皂甙 按油茶皂甙的含固量计量 100份
椰子油二乙醇胺 1~10份
胺醚烷基糖甙 1~10份
十二烷基甜菜碱 1~10份
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 0.5~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田中野天然植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田中野天然植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2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水蒸汽间接气化工艺及其设备
- 下一篇:用于光导纤维的一种辐射固化组合物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