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上网认证服务器识别客户端软件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2724.4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27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曹亚峰;李锋;潘大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H04W12/06;H04W12/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网 认证 服务器 识别 客户端 软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网认证服务器识别客户端软 件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宽带接入网络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客户端通过宽带接入因特网, 而且宽带接入服务的市场也越来越广阔。同时,客户端对网络性能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畅通无阻的高带宽接入能力,逐渐对服务的 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对接入网络的安全保证的要求。
现有技术中,为了确保网络安全(阻止病毒和木马在网络上传播)或保 证固网运营商利益(阻止客户端共享上网),客户端软件中会加入除认证外的 一些附加功能,例如检测客户端软件所运行的操作系统环境是否安装了杀毒 软件和防火墙,检测客户端是否启用了共享上网。如果非法的客户端使用客 户端软件接入网络,则上网认证服务器可以识别客户端软件的非法身份而阻 止其接入网络。
但是,发明人发现这种识别客户端软件的认证方法安全性还是不高,仍 然有不少免费的客户端软件,可以破解其认证过程,避开上网认证服务器的 认证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上网认证服务器识别客户端软件的方法及 系统,旨在提高了客户端软件接入网络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网认证服务器识别客户端软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客户端通过客户端软件向上网认证服务器发起认证请求,该认证请求包 括当前认证信息;
上网认证服务器根据该认证请求,判断是否为首次认证请求;
当不是首次认证请求时,获取首次认证信息,并判断该当前认证信息与 该首次认证信息是否一致;
当前认证信息与首次认证信息一致时,确认该客户端软件的身份为合法。
优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是首次认证请求时,将该当前认证信息存储为首次认证信息;
生成附带特征字符串的认证拒绝报文,并将认证拒绝报文发送至客户端。
优选地,上述生成附带特征字符串的认证拒绝报文,并将认证拒绝报文 发送至客户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客户端接收认证拒绝报文;
对该认证拒绝报文进行处理,并生成再次认证报文;
将再次认证报文发送至上网认证服务器,发起再次认证请求。
优选地,上述上网认证服务器根据认证请求,判断是否为首次认证请求 的步骤具体为:
判断是否存在首次认证信息;
当存在首次认证信息,则判断该认证请求不是首次认证请求;或
当不存在首次认证信息,则判断该认证请求为首次认证请求。
优选地,上述获取首次认证信息的步骤与该判断该当前认证信息与该首 次认证信息是否一致的步骤之间还包括:
判断该首次认证信息是否在有效期内;
当不在有效期内,则丢弃首次认证信息及当前认证信息,并结束认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识别客户端软件的上网认证服务器,包括:
服务器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软件发送的认证请求;该认证请求包 括当前认证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认证请求,判断是否为首次认证请求;
再次认证报文识别模块,用于当不是首次认证请求时,获取首次认证信 息,并判断该当前认证信息与首次认证信息是否一致;当前认证信息与首次 认证信息一致时,确认该客户端软件的身份为合法。
优选地,上述上网认证服务器还包括:
存储模块,用于当是首次认证请求时,将该当前认证信息存储为首次认 证信息;
认证拒绝报文生成模块,用于生成附带特征字符串的认证拒绝报文;
服务器发送模块,用于发送该认证拒绝报文至客户端。
优选地,上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是否存在首次认证信息;当不存在首次认证信 息,则判断该认证请求为首次认证请求;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存在首次认证信息,则判断该认证请求不是首次 认证请求;否则判断该认证请求是首次认证请求;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当判断该认证请求不是首次认证请求时,则判断该 首次认证信息是否在有效期内,当判断首次认证信息不在有效期内,则丢弃 首次认证信息及当前认证信息,并结束认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客户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27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