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反应堆用1E级K1类控制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3223.8 | 申请日: | 2010-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64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朱华山;钱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赛克力特种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7;H01B7/28;H01B7/2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9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反应堆 k1 控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反应堆用1E级K1类控制电缆,尤其是指(核电站、核潜艇)核岛内部使用的1E级K1类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2007年我国制订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计划到2020年核电建设4000万千瓦,预计到2020年以前,将新建27个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按即将推出的核电发展规划,规划目标最高或达一亿于瓦。据了解,目前我国核电装机容量仅为906.8万千瓦,发展空间巨大,也造就了1万亿元的巨大核电蛋糕。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希望新建核电站的平均国产化率能够达到60%,这样估计有约6000亿人民币的货物可能国产化。这给我国在核电用电缆的应用带来机遇,特别是核岛附近用的电缆1E级K1类电缆,现主要依靠进口。保守估计,核电站用1E级电缆每年将达到120亿元。
随着装备技术的整体提高,目前核电站的建设已经朝第三代、第四带发展,对核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对应的电缆要求也不断提高。从要求变化来看,早期的1E级K1类电缆要求40年工作寿命,长期工作温度90℃,累计辐照剂量2.5×105Gy;现在用户提出1E级K1类电缆要求50年工作寿命,长期工作温度180℃,累计辐照剂量3.5×106Gy,性能要求提高了很大一个台阶,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电缆来替换现有类型的核电电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核反应堆用1E级K1类控制电缆,尤其是指(核电站、核潜艇)核岛内部使用的电缆。该电缆可满足长期工作温度250℃、最大累计辐照剂量1.1×107Gy、工作寿命50年的要求。使用环境相对湿度90%(正常工况)和100%(事故工况),电缆本身无卤低烟阻燃、无毒环保。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缆由内到外,包括导体、聚醚醚酮绝缘层、金属编织屏蔽(可选)和聚醚醚酮外护层。
所述的导体外包覆一层聚醚醚酮绝缘层,形成聚醚醚酮绝缘芯线。单根或多根聚醚醚酮绝缘芯线通过成缆设备绞合在一起;或单根聚醚醚酮绝缘芯线外编织一层金属编织分屏蔽,再将多根带屏蔽的聚醚醚酮绝缘线芯通过成缆设备绞合在一起。成缆后的电缆芯线外可以直接包覆一层聚醚醚酮外护层;或编织一层金属编织总屏蔽,总屏蔽外包覆一层聚醚醚酮外护层。
其中所述的导体由镀银铜丝或镍铜丝采用柔性结构(导体单丝、绞向与绞合节距的优化配合),外观圆整,可以保持电缆良好的弯曲性能。
其中所述的金属编织屏蔽采用镀银铜丝或镍铜丝编织,屏蔽形式为分屏蔽、总屏蔽或分屏蔽加总屏蔽,屏蔽编织密度应大于80%,保证电缆有良好的屏蔽性能。
其中所述的聚醚醚酮绝缘层和聚醚醚酮外护层采用另一专有技术SEP(Soft-Extruding Process含工装模具、绝缘护套挤制时的冷却速度等加工工艺)挤制,以提高整根电缆的柔软性等。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性能更优异,更安全可靠,能更好的满足1E级K1类控制电缆的苛刻要求。本发明选用了聚醚醚酮做电缆的绝缘和护层材料,使该电缆能同时具有耐高温、耐高压水蒸气、耐化学药品性、耐辐照性和无卤低烟阻燃的优良特性,以及整根电缆优良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加工工艺性能。聚醚醚酮材料具有以下的优异性能:
1.耐温等级为260℃。在260℃温度下,经过100000小时的连续使用,材料性能仍保留50%。,
2.优良的耐水解性。可以在高温和高压水蒸气或水环境下连续使用仍然保持良好的性能;
3.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在通常的化学药品中,能溶解或者破坏它的只有浓硫酸。聚醚醚酮的耐腐蚀性与镍钢相近;
4.聚醚醚酮耐辐照的能力很强,超过了通用树脂中聚苯乙烯和聚酰亚胺,累计辐照剂量(γ辐照)达1.1×107Gy时仍能保持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远远高于目前标准规定的1E级K1类核电缆要求的2.5×105Gy;
5.聚醚醚酮是非常稳定的聚合物,1.45mm厚的样品,不加任何阻燃剂就可达到最高阻燃标准,即能通过UL-0燃烧试验;选用的聚醚醚酮在燃烧烟密度和烟尘毒性方面,也符合防火、烟尘和毒性的ATS1000.001的标准;
6.聚醚醚酮有较好的电绝缘性能,其体积电阻率可达到6×1015Ω.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赛克力特种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赛克力特种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32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