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血小板活化的方法及该方法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3347.6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3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云;张勇;李文辉;王严戒;余果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9/395 | 分类号: | A61K39/395;A61P7/02;A61P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祥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114 | 代理人: | 孟蓉英 |
地址: | 650223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血小板 活化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血小板活化的方法及其应用,即通过抑制抑素蛋白1(prohibitin1,PHB1)和抑素蛋白2(prohibitin 2,PHB2)而抑制血小板活化的方法及该方法的应用,属生物医学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规模调查结果证实,心血管病和癌症已成为我国成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心血管病具有高发病、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几年来,中国心血管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从1958年到现在,中国的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了3倍,心脑血管病增加了4倍,占中国总死亡率的36%。为治疗这两种疾病,每年耗掉医药费近3000亿元人民币。当前,每15秒就有一位中国公民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生命,每22秒就有一位中国公民因此失去工作能力。预计到2020年,缺血性心脏病将会成为危害中国人健康的头号敌人。
血小板主要参与止血与血栓形成,在动脉粥样硬化、癌症转移和炎症反应等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活化过程是细胞膜接受外界刺激,通过下游一系列信号分子的活化,最终产生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栓塞。血小板的活化可通过血小板膜受体的激动首先活化胞内钙库的释放,进一步活化蛋白激酶C,导致血小板GPⅡb-Ⅲa复合物的构型改变,形成黏附分子受体,并通过与纤维蛋白原的结合而使血小板之间相互黏附、聚集成团,在血管破损处形成早期止血栓。此外通过血小板的释放产物,可进一步引起血管收缩,刺激白细胞,损伤内皮细胞,促进血液凝固,有利于血栓形成。血小板活化可以是距常生理性的活化,例如在血管受到损伤后发生的初级止血过程,也可以是病理性的,而异常的血小板聚集会致使血管形成异常血栓,从而影响血液循环,产生缺血或阻塞,引发中风、心肌梗死等疾病。研制开发抑制血小板黏附、释放、聚集功能和血小板活化的抗血小板药物是抗血栓治疗的一个重要策略。阿司匹林是最早被应用于抗栓治疗的抗血小板药物,已经被确立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心绞痛及心肌梗死(MI)二期预防的经典用药。阿司匹林作用机制在于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而抑制血栓烷A2生成,从而阻止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vWF在介导血小板黏附、聚集、活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针对vWF功能结构域(A1、A3)的抗体具有显著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目前已用于抗血栓的治疗。GP Ⅱb-Ⅲa复合物在血小板活化后形成黏附分子受体,是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最后共同通路”。因此利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如替罗非班、依替巴肽以及阿昔单抗等)阻断纤维蛋白原配体与GPⅡb-Ⅲa受体的结合就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血栓不能形成,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依替巴肽以及阿昔单抗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鉴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通过抑制血小板活化的新方法来防治这类疾病的药物还在不断开发中。
抑素蛋白是一类进化上保守的蛋白,英文名为prohibitin,缩写为PHB,有两个高度同源的成员,PHB1和PHB2,人抑素蛋白prohibitin 1和2的美国GenBank序列号分别为P35232和Q99623。抑素蛋白参与调节衰老及很多疾病,如炎症、肥胖、癌症等。抑素蛋白主要定位在线粒体上,与线粒体的发生、形态及功能的维持有关。此外,细胞核上的抑素蛋白可以参与调节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凋亡过程。在某些特定的细胞系中,抑素蛋白也能定位在细胞外膜上。例如:在B-淋巴细胞表面,抑素蛋白1和2与IgM表面抗原受体结合,可能与淋巴细胞的分化有关。在人小肠上皮细胞中,抑素蛋白1和2作为伤寒杆菌的Vi夹膜多糖的作用位点,使得伤寒杆菌免于被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抑制血小板活化的方法及该方法的应用,通过抑制抑素蛋白prohibitin 1和2来抑制血小板活化,可用于心血管治疗药物的制备、用于生物医学试剂制备和制药。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抑制抑素蛋白1和2来抑制血小板活化的方法。对抑素蛋白1和2的抑制作用可通过抗体而实现。该抗体可以是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或嵌合抗体。
本发明所述的抑制血小板活化的方法的用途,是将该方法用于心血管病治疗药物的制备。
本发明的积极作用在于通过对血小板活化作用的深入研究,证明了抑素蛋白1和2存在于血小板膜表面并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抗抑素蛋白1和2的抗体可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活化,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制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血小板膜人抑素蛋白1和2鉴定图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33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