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震实验仪有效
申请号: | 201010183493.9 | 申请日: | 201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52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宋凡;邵颖峰;许向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18 | 分类号: | G01N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验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震试验,尤其是一种热震实验仪。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热震实验主要通过用不同的热震材料及热震介质,并改变材料尺寸及热震介质温度等方法来进行研究。随着热震问题研究的深入,确定材料热震的持续时间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在实验上迫切需要能够控制并测量材料的热震时间。但是由于热震过程持续的时间短,目前暂无控制并测量热震持续时间的有效方法和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热震过程的时间尺度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控制并测量热震持续时间的热震实验仪器,进而有助于在时间尺度上展开材料的热震研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热震实验仪器,包括装有设定深度的热震介质的容器,其底部设置有使热震材料通过的阀门,该阀门由阀门控制单元控制其开关,热震材料从所述热震介质正上方的设定高度自由落体落下,穿过热震介质,并由阀门落出所述容器。
进一步,所述阀门控制单元包括相互联动的光电开关和电磁开关,该光电开关设置在设定的高度,所述热震材料落下时触发光电开关,进而联动电磁开关,使得电磁开关控制所述阀门打开,以使所述热震材料通过所述阀门落出。
进一步,所述容器为敞口容器,其由PMMA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容器设置有一定的高度,其上部的器壁上设置有作为所述热震材料下落起点的置物架,该置物架可沿器壁上下移动,以调节所述热震材料的下落高度。
进一步,所述热震介质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其温度的温度控制器。
进一步,所述温度控制器控制热震介质的温度范围为0℃~150℃。
进一步,所述容器的下方设置有热震材料回收箱,该回收箱内铺设有耐火毡,回收箱的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阀门正对设置的第二阀门,第二阀门由第二电磁开关控制其开关,该第二电磁开关与所述光电开关联动,所述热震材料落出所述容器后通过第二阀门落入回收箱。
进一步,所述容器的下方设置有热震介质回收容器。
进一步,所述热震介质为不具腐蚀性的液体。
进一步,所述热震介质为水、四氯化碳液体或硅胶液体。
本发明通过控制热震材料的下落高度、热震介质的深度,以控制热震材料通过热震介质的时间,本发明具有热震时间跨度大、操作方便、结构简单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热震实验仪包括容器1,容器1为敞口容器,其为整个仪器的框架,其由PMMA材料制成。容器1为筒状结构,其设置有一定的高度,其上部的器壁上设置有作为热震材料下落起点的置物架11,置物架11可沿器壁上下移动,以调节热震材料的下落高度。容器1内装有设定深度的热震介质3,热震介质3可为不具腐蚀性的液体,如水、四氯化碳液体或硅胶液体等各种液体,热震介质3内设置有用于控制其温度的温度控制器2。容器1底部设置有使热震材料通过的第一阀门6,第一阀门6由阀门控制单元控制其关闭,热震材料从热震介质3正上方的设定高度自由落体落下,穿过热震介质3后,并由第一阀门6落出容器1。
阀门控制单元包括光电开关4、第一电磁开关5,第一电磁开关5与光电开关4联动设置,第一电磁开关5控制第一阀门6的关闭。光电开关4设置在设定的高度,热震材料落下时将触发光电开关4,进而联动第一电磁开关5,使得第一电磁开关5控制第一阀门6打开,即:热震材料触发光电开关4时,第一阀门6同时被打开,以实现热震材料及时快速的通过第一阀门6落出。
容器1的下方设置有热震材料回收箱12,其内铺设有耐火毡7,回收箱12的上盖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0,第二阀门10设置在第一阀门6的正下方,第二阀门10由第二电磁开关9控制其开关,第二电磁开关9也与光电开关4联动,热震材料落出容器1后通过第二阀门10落入回收箱12内。
本发明的具体操作过程为:让热震材料从一定高度H自由落体,穿过深度为S的热震介质3后与之脱离结束热震。通过调节自由落体的高度H可控制热震材料穿过热震介质3的速度;通过调节热震介质3的深度S可控制热震材料穿过热震介质3的路程,进而可控制热震材料通过热震介质3的时间,即热震持续的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34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检测痕量三聚氰胺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吊重试验水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