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3554.1 | 申请日: | 201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2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汤贤袖;叶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主机板上的很多发热元件(如中央处理器)上都会安装散热装置,以对发热元件进行散热。在发热元件周围有时会设置一些与发热元件相连的小元件(如一些场效应管元件),当发热元件满载工作时,其周围的小元件温度也会升高,但发热元件上的散热装置对这些小元件的散热效果很差,容易导致这些小元件温度过高而损坏。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散热装置,在对发热元件进行散热的同时也可以对发热元件周围设置的小元件进行有效的散热。
一种散热装置,包括一散热器、一风扇及一导风罩,所述导风罩包括一固定在所述散热器上的安装盖及一连接所述安装盖的导风件,所述安装盖位于所述散热器的入风口及出风口处分别设有开口,所述风扇安装于所述安装盖对应所述散热器的入风口处,所述导风件设于所述安装盖对应所述散热器的出风口处,且所述导风件的导风板与所述散热器的风流方向之间具有小于90度的夹角。
相较现有技术,所述散热装置在所述散热器的风流方向上设有所述向下倾斜的导风板,故而使散热器流出的部分风流沿所述导风板向下流动,进而使所述散热装置在对发热元件进行散热的同时也可以对发热元件周围设置的小元件进行有效的散热。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散热装置的较佳实施方式与一主机板的分解图。
图2为图1另一方向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散热装置的第一状态组装图。
图4为图1的散热装置的第二状态组装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散热装置 100
导风罩 10
安装盖 12
螺丝 121、129、24、39
顶板 122
侧板 124
滑槽 125
通孔 126、22、37
风扇固定部 127
螺孔 128、146、35、260
导风件 14
导风板 142
连接板 144
风扇 20
散热器 30
散热鳍片 32
开槽 34
导热底板 36
支脚 38
主机板 200
发热元件 220
小元件 240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发明散热装置100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导风罩10、一风扇20及一散热器30。
所述风扇20为大致正方体的风扇,包括位于四个角的四个通孔22,其可通过四个螺24穿过通孔22固定在所述导风罩10上。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选用其他类型的风扇。
所述散热器30大体为长方体形状,包括一导热底板36、设在所述导热底板36上且垂直所述导热底板36设置的若干平行的散热鳍片32及设在所述导热底板36的四个角上用于固定散热器30的四个支脚38,每个支脚38的末端开设一通孔37。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若干平行的散热鳍片32两两之间形成一通道,这些通道的一端为入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所述散热鳍片32在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上还开设了若干平行于导热底板36的开槽34。所述导热底板36上与所述散热鳍片32平行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两个螺孔35。
所述导风罩10包括一安装盖12及一导风件14。所述安装盖12大体呈长方体框架结构,包括一顶板122、两个沿所述顶板122两端向下垂直延伸的两侧板124,所述两侧板124的后端还垂直向内各设一长条形风扇固定部127,每一风扇固定部127的两端分别对应所述风扇20的通孔22设有两个螺孔128。每一侧板124的中部平行顶板122设有一长条形的滑槽125,底部对应所述导热底板36上的螺孔35设有两通孔12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35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