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键盘扫描系统及扫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3858.8 | 申请日: | 201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4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洪;江瑞煌;杨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1/20 | 分类号: | H03M1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王松 |
地址: | 201306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键盘 扫描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电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键盘扫描系统及扫描方法。
背景技术
键盘扫描是许多控制系统必不可少的部分,是实现进行人机交换方便快捷的方法。但是往往键盘扫描需要耗费很多的I/O口资源,而且本身对I/O口的利用效率又不高,很大程度上浪费了CPU的资源。因此,当I/O口数量一定时,扫描按键的个数多少对系统而言有非常大的意义。
在键盘中按键数量较多时,为了减少I/O口的占用,通常将按键排列成矩阵形式。在矩阵式键盘中,每条水平线和垂直线在交叉处不直接连通,而是通过一个按键加以连接。这样,四个端口(如P1、P2、P3、P4口)就可以构成4*4=16个按键,比直接将端口线用于键盘多出了一倍,而且线数越多,区别越明显,比如再多加一条线就可以构成20键的键盘,而直接用端口线则只能多出一键(9键)。由此可见,在需要的键数比较多时,采用矩阵法来做键盘是合理的。矩阵式结构的键盘显然比直接法要复杂一些,识别也要复杂一些。列线通过电阻接正电源,并将行线所接的单片机的I/O口作为输出端,而列线所接的I/O口则作为输入。这样,当按键没有按下时,所有的输出端都是高电平,代表无键按下。行线输出是低电平,一旦有键按下,则输入线就会被拉低,这样,通过读入输入线的状态就可得知是否有键按下了。虽然矩阵式键盘已经大幅度提高了CPU的扫描速率,减少了I/O口的占用,但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键盘扫描的方式也有待进一步改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键盘扫描系统;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型键盘扫描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键盘扫描系统包括n个I/O口,Sn个按键,其中所述扫描系统通过n个I/O口扫描Sn个按键;每个按键直接或通过二极管与至少一个I/O口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Sn个按键由n+1组按键构成,其中第一组有个按键,剩余n组每组均有个按键;所述第一组按键中每一个按键一端接地,另一端接至少一个I/O口;所述剩余n组按键中每一个按键一端接一个I/O口,另一端接至少一个剩余的I/O口。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组按键中另一端仅接一个I/O口的按键与自己所接的I/O口直接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组按键中另一端接至少两个I/O口的按键通过二极管与自己所接的I/O口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剩余n组按键中的每一个按键的另一端均通过二极管与自己所接的I/O口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二极管为高频二极管。
一种新型键盘扫描方法为通过n个I/O口控制Sn个按键,且通过对I/O口的扫描唯一地确定按下的按键,其中每个按键直接或通过二极管与至少一个I/O口相连;所述扫描方法将Sn个按键分为n+1组进行扫描,其中第一组扫描个按键,剩余n组每组均扫描个按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n个I/O口分别与单片机的PX0、PX1、PX2...PXn-1引脚相连,所述扫描方法将Sn个按键分为n+1组进行扫描,第一组扫描的详细步骤为:单片机对PX0、PX1、PX2...PXn-1赋值“1”,然后读取PX0、PX1、PX2...PXn-1引脚信号,如果PX0、PX1、PX2...PXn-1中间有任何一个端口电压降为0,则引起所述端口电压压降的原因定是“地”,单片机读取PX0、PX1、PX2...PXn-1的引脚信号确定按下的按键;如果PX0、PX1、PX2...PXn-1引脚没有电压压降,则引起该端口电压压降的原因不是“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38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