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锻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4099.7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9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实;陈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实;陈友生 |
主分类号: | B21J13/00 | 分类号: | B21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锻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锻造专用设备模锻器。
技术背景:
目前我国锻造业所采用的设备基本为两大类型:自由锻锤和模锻锤。他们各有其优点和用途,但此行业长期存在两大问题:其一、创办标准锻造厂时,需投入这两种设备。这样厂房占地面积大,投入资金多,给投资者造成很大压力,不利于行业的发展。其二、模锻锤精度方面,由于上模具固定在锤头上,在工作时,锤头上下滑行,行程长、间隙大,造成产品质量受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自由锻锤和模锻锤之间互不兼容、投资量大、模锻产品不理想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锻造设备模锻器。由鞍座(1)、导柱(2)、开合模缸(3)、上滑座(4)、底座(5)及锻件顶出缸(6)组成。其特征是:导柱下端(2-1)与底座(5)过盈配合,上滑座(4)与导柱(2)滑动配合,上滑座(4)上安装有开模缸(3),开模缸轴(3-1)与底座调整孔(5-2)用插销固定,底座(5)中间设锻件顶出缸(6),鞍座(1)固定在上滑座上端(4-1)。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其一、可根据用户对生产的需求,能快速拆装于自由锻锤上,使自由锻锤实现模锻。其二、模锻器将精密的模具导正部分与锻锤的打击部分分开,使模锻器在打击时,只接受锤头向下作用力,消除了锻锤在打击时侧向振动力。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精度。这种模锻器的出现,改变了我国锻造设备的格局,使之不分自由锻锤和模锻锤,实现两者兼容,减少了设备的投资,节约了能源、土地,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模锻器纵剖面结构图。
图中1、鞍座,2、导柱,2-1、导柱下端,3、开合模缸,3-1、开合模缸轴 4、上滑座,4-1、上滑座上端,4-2、上滑座下端,5、底座,5-1、底座上端,5-2、底座调整孔6、锻件顶出缸。
具体实施方式及工作原理:
一种锻造设备模锻器。由鞍座(1)、导柱(2)、开合模缸(3)、上滑座(4)、底座(5)及锻件顶出缸(6)组成。其特征是:导柱下端(2-1)与底座(5)过盈配合,上滑座(4)与导柱(2)滑动配合,上滑座上端(4-1)安装有开合模缸(3),开合模缸轴(3-1)与底座调整孔(5-2)用插销固定,底座(5)中间设锻件顶出缸(6),鞍座(1)固定在上滑座上端(4-1)。
1、运行:
开合模缸(3)提升上滑座(4),将模具分别固定在上滑座下端(4-2)和底座上端(5-1),将毛坯放入模具后,开合模缸(3)降下上滑座(4),这时锻锤向下打击鞍座(1)后提锤,随之开合模缸(3)提升上滑座(4),顶出缸(6)顶出产品,就实现模锻全过程。
2、精度:
由于模锻器的开模行程短、间隙小、精度高,与锤头没有相连,这样在打击时,锤头的侧向振动力不会影响模锻器,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尺寸精度。
以上阐述是模锻器的工作原理,这种结构设计的模锻器能根据用户的要求,设计出不同规格、同样结构的系列模锻器,来满足市场的需求。由于它节能、环保、降低制造成本及土地使用。我们认为其使用价值、经济价值、推广普及性极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实;陈友生,未经陈实;陈友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40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使用X射线CT的烧结原料造粒方法
- 下一篇:热交换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