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胶前驱体制备纳米管状硼酸铝晶须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010184314.3 | 申请日: | 201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38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胜;宁志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30B29/62 | 分类号: | C30B29/62;C30B29/22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05 | 代理人: | 张志刚 |
地址: | 11014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胶 前驱 体制 纳米 管状 硼酸 铝晶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取纳米管状硼酸铝晶须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高的弹性模量、良好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耐酸性、电绝缘性、中子吸收性能、与金属共价性的纳米管状硼酸铝晶须的生产技术。它不仅应用于绝热、耐热和耐腐材料,也可用于热塑性树脂、热固性树脂、水泥、陶瓷和金属的补强剂。也可用于增强金属基(铝基、镁基)、陶瓷基、塑料、玻璃、纤维、涂料等方面。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硼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硼产品生产工艺落后,资源综合利用差。目前,丹东等地区的硼加工产品还仅限于“两硼”等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美国的硼深加工产品有300多种,大部分属于高新技术产品,产品的附加值很高。如以“两硼”为原料生产的下游产品-氮化硼,是特种陶瓷、耐高温耐腐蚀及超硬材料的重要原料,其产品市场价格在50万元/吨左右。而其原料硼砂的市场价格目前在4000元左右。
硼作为一个资源优势,应该尽快将资源优势转为产业优势及经济优势,从而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尽快形成以“两硼”产品为基础,以硼精、深加工产品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发展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硼精深加工产品是今后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采用硼砂为原料,加入少量分散剂,与硝酸铝反应,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滴加速度、反应物配比以及溶液PH值,经洗涤、沉化、干燥后得到干凝胶,作为前驱体,将前躯体研磨后,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煅烧得到纳米管状硼酸铝晶须。产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质量高,企业经济效益好,对硼行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硼砂(含十个结晶水)和硝酸铝(含九个结晶水)为原料,加入少量分散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将前躯体研磨后,通过煅烧生产纳米管状硼酸铝晶须的方法,用该方法制取的产品,质量高、附加值高,经济效益显著。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溶胶前驱体制备纳米管状硼酸铝晶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硝酸铝溶液逐滴滴加到加入了分散剂的硼砂溶液中,然后将溶液抽滤、并用热蒸馏水和甲醇分别洗涤数次,得到白色溶胶,干燥后即得到白色干凝胶即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研磨成粉末状,放入煅烧炉中煅烧,得到管状硼酸铝晶须。
所述的溶胶前驱体制备纳米管状硼酸铝晶须的方法,其管状硼酸铝晶须直径0.5~1.0μm,长为3.0~5.0μm。
所述的溶胶前驱体制备纳米管状硼酸铝晶须的方法,其原料为含十个结晶水的硼砂和含九个结晶水的硝酸铝,其原料应满足以下重量百分比含量:含十个结晶水的硼砂含量≥95%,,含九个结晶水的硝酸铝含量≥99%。
所述的溶胶前驱体制备纳米管状硼酸铝晶须的方法,其该方法在工艺过程中采用了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对前躯体干燥后研磨,最后煅烧得到管状硼酸铝晶须。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是:
1.本方法提出了一种既经济效益好,操作简便的纳米管状硼酸铝晶须生产方法,产品质量高,附加值高,能够给企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2.以硼砂(含十个结晶水),硝酸铝(含九个结晶水)为原料,采用。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前驱体,将前躯体研磨后,通过煅烧生产纳米管状硼酸铝晶须。
3.产品管状硼酸铝晶须直径0.5~1.0μm,长为3.0~5.0μ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1.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结合溶胶-凝胶生产工艺特点,采用硼砂与硝酸铝反应生成湿凝胶,干燥后得到干凝胶。将干凝胶研磨后,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煅烧干凝胶得到管状纳米硼酸铝晶须,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
采用硼砂与硝酸铝在水溶液中制备硼酸铝凝胶。通过调节溶液PH值的方法,避免氢氧化铝沉淀的生成,其反应式(1)如下:
nNa2B4O7+2mAl(NO3)3→mAl2O3·nB2O3+2nNa++6mNO3-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化工大学,未经沈阳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101843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丝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组装生长池及自组装生长的控制系统